瘤内基因编辑增效ACT疗法研究获进展 |
![]() |
过继T细胞转移(adoptive T-cell transfer,ACT)疗法是颇具前景的肿瘤疗法,但对实体瘤效果欠佳,亟需通过学科交叉来发展针对实体瘤增效的新理念和新技术。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魏炜团队与浙江大学药学院教授平渊团队交叉合作,通过非侵入手段激活实体瘤的基因编辑,同时调控实体瘤物理和免疫微环境,显著提升了多种ACT疗法对实体瘤的疗效。相关研究成果以Non-Invasive Activation of Intratumoural Gene Editing for Improved Adoptive T-Cell Therapy in Solid Tumours为题,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上。
ACT疗法通过获取患者自身T细胞进行体外改造,使其回输患者体内后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然而,实体瘤细胞内的凋亡抗性保护其免于T细胞的杀伤,以及实体瘤细胞外的致密物理屏障、免疫抑制屏障等微环境限制了T细胞向实体瘤深处的浸润及杀伤功能的发挥,因而ACT对多数实体瘤疗效不佳。
面对以上挑战,魏炜团队基于多年治疗及生物剂型工程研究经验,与平渊团队展开交叉合作研究。双方在多维度协同改善细胞内凋亡抗性和细胞外微环境的新理念基础上,提出利用近红外光照射(NIR)或聚焦超声(FUS)非侵入性策略带来的温热效应,激活基因编辑敲除肿瘤细胞抗凋亡基因(HSP70和BAG3),以及打破实体瘤的物理屏障和免疫抑制屏障。该工作通过上述协同作用,在动物肿瘤模型上显著增强了T细胞的瘤内浸润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
其中,针对浅表肿瘤,科研团队发展了光驱动型基因编辑纳米器件(LEGEND),采用 纳米器件瘤周注射+NIR照射 的方式,在黑色素瘤等小鼠肿瘤模型以及人源化的患者来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上显著提升了肿瘤浸润T细胞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两种过继回输T细胞疗法的治疗效果。针对深部腔内肿瘤,该团队进一步发展了聚焦超声驱动型基因编辑纳米器件(FUGEND),采用 纳米器件静脉注射+FUS 的方式,在小鼠原位模型上同样证明了显著的ACT增效作用。
上述成果属于临床前研究,实际临床疗效仍有待进一步验证。鉴于该体系构建的通用性和灵活性,未来临床转化时可以按照不同治疗需求采用不同的基因编辑策略及非侵入操控方式。
近年来,过程工程所创制了一系列药物和疫苗递送新剂型,在动物模型上用于肿瘤、传染病、炎症性疾病的防治,同时,部分剂型已通过医院伦理批准进入个体化临床前和临床研究。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图1.光/声非侵入手段激活瘤内基因编辑增效ACT疗法的作用机制
医药网新闻![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http://www.100yiyao.net/news/images/qrcode.gif)
- 相关报道
-
- 为什么说危机时刻还得靠兄弟?最新SCI研究:在安逸时,雄性偏好与异性互动,但面临生存压力时,则更倾向与同性伙伴进行社交互动 (2025-01-18)
- 研究发展出自噬驱动的细胞膜蛋白靶向降解技术 (2025-01-18)
- 咖啡加糖,损伤肝脏!广医团队发现,苦咖啡可降低肝病风险,而甜咖啡伤害肝脏 (2025-01-18)
- 三度蝉联"中国杰出雇主"认证 强生持续打造最佳雇主品牌 (2025-01-17)
- 158亿条追溯码信息,带你相识药品耗材“宿世此生” (2025-01-17)
- 我国已有11个省份81个兼顾区开明医保钱包 (2025-01-17)
- 睡眠中的记忆“导演”?Nature:睡眠时瞳孔的大小或能揭示记忆被处理的分子机制 (2025-01-17)
- 赛诺菲荣膺"杰出雇主2025"桂冠,连续五年傲立榜首 (2025-01-17)
- 英派药业塞纳帕利胶囊(派舒宁®)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 (2025-01-17)
- Nature子刊:赵岩团队揭秘乙酰胆碱的“运输之旅” (2025-01-1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