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器官数量变异遗传调控网络方面取得进展 |
![]() |
花器官作为有花植物的重要繁殖系统,是物种形成与多样化的关键。在人类对植物驯化栽培和育种过程中,花器官数量决定其产量、品质及育种成败。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属于芍药科芍药属植物,其花形态多样。出于对重瓣花的偏爱,人们在漫长的驯化栽培和选择过程中对花瓣数目进行了持续选择,导致牡丹花瓣、雄蕊和心皮数量表现出丰富的变异,但其遗传调控网络仍是未解之谜。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芍药科多样性与种质创新研究团队针对牡丹栽培品种群体表型丰富的变异,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和表达数量性状位点(eQTL),重点解析了花器官数量多态性和遗传变异机制。科研人员以牡丹栽培品种群体为范式,在对271个广泛栽培的牡丹品种的24个表型性状进行调查基础上,筛选出花瓣数、雄蕊数和心皮数变异丰富的119个代表品种进行转录组测序,检测到52,280个基因,鉴定出407,561个高置信度SNPs。研究采用关联分析(GWAS)和表达性状数量性状位点(eQTL)分析,揭示了花器官数量相关基因的等位变异。在此基础上,研究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鉴定出3,066、721和96个顺式作用eQTL位点(cis-eQTLs)分别调控356、122和15个基因参与花瓣、雄蕊和心皮数量遗传调控网络。研究通过计算模块特征基因连通性值,鉴定出19个hub基因并构建了共表达网络(其中11个基因受GWAS相关cis-eQTLs调控)。进一步分析发现AP3、AGL6和SEP3/AGL9的cis-eQTLs会导致花瓣数目显著差异;SEP2/AGL4、SEP3/AGL9和PI-1的cis-eQTLs会导致雄蕊数目显著差异;SEP2/AGL4和SEP3/AGL9的cis-eQTLs会导致心皮数目显著差异。研究团队通过不同发育时期花芽的转录组对上述结果进行了验证,提出了牡丹花器官数量变异调控网络模型。该研究为解析牡丹驯化过程中花器官数量变异的遗传基础和产量调控提供了思路,并为牡丹高产优质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7月17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的支持。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国度药监局对于废止3项医疗东西行业尺度的布告 (2025-07-18)
- 论坛三嘉宾日程介绍:那洁/杨柳柳/张冬卉等嘉宾分享类器官及器官芯片与疾病建模,2025(第五届)类器官大会北京站,即将开幕! (2025-07-18)
- Nat Med:全球胃癌防控形势严峻!科学家发现年轻一代面临巨大风险,幽门螺杆菌是关键因素 (2025-07-17)
- Nature:“肠道英雄菌”如何让癌症免疫治疗更有效? (2025-07-17)
- 专家帮你设计H型高血压降压药选择方案 (2025-07-17)
- 融合创新,深耕本土:Abcam在中国的战略新篇章 (2025-07-17)
- JNCI:二甲双胍又填空白!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与患肠癌风险降低56%相关 (2025-07-17)
- 黑龙江省集采药品“三进”供给清单(第一批) (2025-07-17)
- Immunity:西湖大学何丹阳/徐和平团队发现神经炎症复发的关键开关与治疗新靶点 (2025-07-17)
- 天津大学最新Cell子刊:开发新型铜死亡癌症疗法 (2025-07-1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