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柳叶刀》子刊:二甲双胍抗衰的潜在通路找到了!港大团队对32万余人开展分析发现,二甲双胍可通过GDP1和AMPKγ2促进健康衰老

《柳叶刀》子刊:二甲双胍抗衰的潜在通路找到了!港大团队对32万余人开展分析发现,二甲双胍可通过GDP1和AMPKγ2促进健康衰老

作为一款经典老药,二甲双胍的复杂作用机制我们其实还没有彻底搞清楚。研究者检索文献和DrugBank数据,选择了4个假定的二甲双胍蛋白靶点AMPK、ETFDH、GPD1和PEN2,它们共有10个编码基因(PRKAA1,PRKAA2,PRKAB1,PRKAB2,PRKAG1,PRKAG2,PRKAG3,ETFDH,GPD1,PSENEN)。

而二甲双胍的靶标特异性作用,研究者们选择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来代表。

衰老的标志物,其实还没有一个最优的公论,研究者们确定的主要结局为表型年龄(PhenoAge),次要结局为白细胞端粒长度。表型年龄会随实际年龄增加,白细胞端粒长度随年龄缩短。

研究共纳入了321412名受试者,平均年龄56.9岁,其中46.4%为男性。一般来说,女性的健康状况比男性更好,表型年龄更年轻、白细胞端粒长度更长。

在10个编码基因中,有7个的组织特异性顺式作用表达数量形状位点(cis-eQTL)与HbA1c有关联(ETFDH,GPD1,PSENEN,PRKAA1,PRKAG1,PRKAG2,PRKAG3)。

进一步分析表示,GPD1诱导的HbA1c降低与较年轻的表型年龄、较长的白细胞端粒长度有关;AMPK 2诱导的HbA1c与较年轻的表型年龄有关,但与白细胞端粒长度无关。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