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王莹/时玉舫团队发现脾脏嗜中性粒细胞调控乳腺癌进展新机制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3-08-14 10:53
依靠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技术,研究团队发现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和乳腺癌小鼠的脾脏葡萄糖代谢与肿瘤负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王莹团队与时玉舫团队合作,在Nature Metabolism期刊发表了题为:Glycolytic neutrophils accrued in the spleen compromise anti-tumour T cell immunity in breast cancer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进展中脾脏嗜中性粒细胞竞争性消耗葡萄糖,借以PKM2影响STAT5磷酸化,从而抑制T细胞抗肿瘤应答的新机制。
依靠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技术,研究团队发现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和乳腺癌小鼠的脾脏葡萄糖代谢与肿瘤负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利用乳腺癌小鼠模型,研究团队发现嗜中性粒细胞的显著聚集是引起脾脏代谢改变的主要细胞类群。更重要的是,通常只有淋巴细胞驻留的脾脏白髓,也出现了大量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广泛的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相互作用。结合代谢组学、免疫学研究等手段,研究团队发现白髓中的中性粒细胞通过与T细胞竞争葡萄糖,借以代谢途径引起T细胞的无能状态,限制其抗肿瘤能力。这一过程发生在T细胞到达肿瘤部位之前。脾脏嗜中性粒细胞对环境中葡萄糖的剥夺借以影响T细胞的丙酮酸激酶2(pyruvate kinase M2,PKM2),调控PKM2与STAT5的相互作用,显著抑制STAT5信号通路,而该信号通路对于T细胞增殖和功能分子的表达至关重要。同时,在不激活能量感受器AMPK的情况下,抑制PKM2即可降低 STAT5 的磷酸化水平。
由此,研究团队提出了嗜中性粒细胞以葡萄糖剥夺的方式,通过PKM2抑制STAT5信号通路从而干扰T细胞应答的分子机制。此外,利用核苷类似物的示踪实验,研究团队证实脾脏嗜中性粒细胞的来源至少存在脾内造血和骨髓招募两种途径。其中,脾脏嗜中性粒细胞的驻留,受到肿瘤诱导趋化因子CCL9与嗜中性粒细胞表达的CCR1的调控。阻断CCR1可以降低嗜中性粒细胞在脾脏的比例和数目,且抑制肿瘤的生长。作为CCL9的主要来源,脾脏间充质基质细胞在招募和促进脾内嗜中性粒细胞驻留中扮演重要角色。



- 相关报道
-
- 首届中国-东盟药膳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隆重召开 (2025-08-13)
- 师恩入海,核美丽助您社交无痕 (2025-08-13)
- 申报:脑机接口技术向理论利用畛域迈进的过程显著提速 (2025-08-13)
- 解读:通过初步模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信息的布告 (2025-08-13)
- 房静远团队发现盐酸小檗碱(黄连素) 具有较长期预防结直肠腺瘤切除后复发的作用 (2025-08-13)
- 十大护肝片品牌排行,护肝片哪个牌子效果最好?人群、成分、技术都有哪些? (2025-08-13)
- 你爱用AI看病吗?最新”荒诞“案例:因听从ChatGPT建议,一男子溴中毒,差点闹出人命 (2025-08-13)
- 2025年度十大护肝片品牌选购全攻略:哪个牌子好又安全?一文看懂 (2025-08-13)
- 2025年度十大护肝片品牌深度横评:哪个牌子效果好又安全? (2025-08-12)
- 护肝片哪个品牌最好最安全?十大护肝片权威榜单测评,科学选择才能护肝不踩坑 (2025-08-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