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王本/张进团队构建基因编辑的iPSC来源的CAR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3-09-13 17:23
综合来看,该研究发现了肿瘤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在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ADCP)和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中的抑制作用,有针对性地清除肿瘤细胞表面的唾液酸显著增强了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本课题组与良渚实验室/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张进课题组合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Targeted glycan degradation potentiates cellular immunotherapy for solid tumors的论文。
该研究发现了唾液酸酶与人诱导多能(iPSC)来源的CAR-巨噬细胞(CAR-iMac)联用可以显著增强CAR-iMac的抗实体瘤功能。另外,同时敲除巨噬细胞表面与唾液酸酶结合的检查点Siglec-5和Siglec-10(DKO-CAR-iMac)也可以显著增强CAR-iMac的抗实体瘤功能。
这些发现为髓系细胞在细胞免疫治疗上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细胞疗法先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Carl June教授是这篇论文的责任编辑。
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来源的原代巨噬细胞无法高效进行基因编辑和工程化改造,因此iPSC来源的巨噬细胞(iMac)成为髓系细胞免疫治疗的重要来源。研究团队首先用唾液酸酶预处理细胞SKOV3,并将SKOV3细胞与靶向间皮素的CAR-iMac(MSLN-CAR-iMac)共培养。结果表明,唾液酸酶的预处理不会影响肿瘤细胞自身的生长速度,但可以显著提高MSLN-CAR-iMac对卵巢癌细胞的吞噬能力。研究团队还发现,唾液酸酶的预处理提高了共培养体系中M1型CAR-iMac的比例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的分泌(图1)。

图1.唾液酸酶提高了CAR-iMac的促炎极化水平和对肿瘤细胞的吞噬能力
研究团队还用NSG小鼠构建了卵巢癌转移小鼠模型,并观察了通过腹腔注射CAR-iMac和唾液酸酶治疗后小鼠肿瘤的变化。可以看到,单独的唾液酸酶几乎没有治疗作用,而唾液酸酶与CAR-iMac联用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延长了小鼠的生存期(图2)。后续在小鼠模型中与原位卵巢癌小鼠模型中也分别观察到唾液酸酶与CAR-iMac联用可以显著延长小鼠的生存期(图3)。






- 相关报道
-
- 《科学》子刊:敲键盘,测PD!加大团队开发无线智能键盘,可通过敲键盘动态诊断和监测帕金森病进展 (2025-04-25)
- Nature:科学家提供强有力证据揭示带状疱疹疫苗与机体痴呆症风险降低之间的神秘关联 (2025-04-25)
- 《对于做好以后恒久照护师培育学习任务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4-25)
- 医改教训若何就地取材再立异?国度卫生安康委“以例说法” (2025-04-25)
- Cell子刊:高绍荣/李维达/乐融融团队发现抗癌药物CD47阻断抗体具有抗肥胖作用 (2025-04-25)
-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04-25)
- Sci Transl Med:哮喘疗法新突破!肝脏免疫疗法有望实现患者疾病长期缓解 (2025-04-24)
- Science:利用非线性声片显微镜显示活体器官中的毛细血管和细胞 (2025-04-24)
- 松江企业入选“中国医疗及健康服务产业最佳医疗器械领域投资案例TOP10” (2025-04-24)
- 扎根乡土守初心 抗癌济世传仁术——中医人王丙山的坚守之路 (2025-04-2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