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dicine:淋巴结靶向的癌症疫苗,延缓胰腺癌和结直肠癌复发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4-04-15 09:18
这项1期临床试验展示了癌症疫苗ELI-002 2P的疗效、免疫原性安全性和推荐2期剂量,并证明ELI-002 2P可以有效缓解结直肠癌和胰腺癌患者的肿瘤复发,增加患者生存率。近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及Elicio Therapeutics的研究人员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在Nature Medicine期刊发表了题为:Lymph-node-targeted, mKRAS-specific amphiphile vaccine in pancreatic and colorectal cancer: the phase 1 AMPLIFY-201 trial的研究论文。
这项研究开展了一项1期临床试验,所测试的一款癌症疫苗ELI-002 2P,表现出可预防KRAS突变的和复发的潜力。ELI-002 2P是一种淋巴结靶向的癌症疫苗,旨在通过 训练 T细胞识别KRAS突变,使它们能够识别和清除KRAS突变的,从而降低肿瘤复发的可能性。
KRAS是癌症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之一,该基因突变存在于四分之一的实体肿瘤中,并且在、结直肠癌和胰腺癌(90%为KRAS突变)等致命性癌症中突变率更高。因此,KRAS驱动突变(mKRAS)是这一类肿瘤生存所需的、有吸引力的治疗靶点。
已有研究开发出mKRAS导向的过继T细胞疗法,并在癌症患者中成功诱导了免疫应答。然而,T细胞疗法仅限于特定突变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制备工艺复杂且成本高昂,并伴有潜在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神经毒性。相比之下,癌症疫苗接种提供了在不同HLA背景下扩大内源性mKRAS导向T细胞的潜力,并且制造简单,可用性高。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开发了一款针对结直肠癌和胰腺癌的、淋巴结靶向的mKRAS特异性癌症疫苗 ELI-002 2P。该疫苗通过两亲性(Amph)修饰的KRASG12D和KRASG12R突变肽(Amph-peptides-2P)和CpG寡核苷酸佐剂(Amph-CpG-7909)增强淋巴结递送和免疫应答。
癌症疫苗ELI-002 2P的生产过程和作用机制
研究团队围绕ELI-002 2P开展了一项1期临床试验,主要终点包括安全性和推荐的2期剂量,次要终点是肿瘤生物标志物反应(纵向ctDNA或血清肿瘤抗原),探索性终点包括免疫原性和无复发生存期(RFS)。
在这项1期临床试验中,共有25名癌症患者(20例胰腺癌,5例结直肠癌),中位年龄为61岁,84%是白人,8%是亚洲人,还有2名患者(8%)种族不详,60%患者为女性。这些患者此前都接受过,其中7人接受过放射治疗,但他们在治疗后的最小残留mKRAS检测(ctDNA和血清肿瘤抗原)呈阳性。
1期临床试验的参与者
这些具有高复发风险的癌症患者接受了最多10剂ELI-002 2P疫苗,其中21例(84%)出现T细胞应答,6例观察到肿瘤生物标志物减少,中位数无复发生存期(RFS)为16.33个月。T细胞反应可以预测肿瘤生物标志物和ctDNA清除率的降低,并且它们与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86%)密切相关。
此外,在两个最高剂量队列中(包括接受推荐的2期剂量(10mg)的患者),T细胞应答率为100%。对于高于中位T细胞应答水平的患者,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尚未达到,而T细胞应答水平低于中位水平的患者为4.01个月,这在学上是一个显著进步。
在大多数患者中,ELI-002 2P诱导了强大的mKRAS特异性T细胞反应
更重要的是,没有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或任何治疗后出现的3级以上不良事件。其中,在试验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疲劳(24%),注射部位反应(16%)和肌肉疼痛(12%)。重要的是,ELI-002 2P是一种现货型癌症疫苗,这意味着它不需要根据个人进行专门配制,具有生产成本低和可用性高的优点。
ELI-002 2P治疗后参与者的不良事件总结
总的来说,这项1期临床试验展示了癌症疫苗ELI-002 2P的疗效、免疫原性安全性和推荐2期剂量,并证明ELI-002 2P可以有效缓解结直肠癌和胰腺癌患者的肿瘤复发,增加患者生存率。
基于这些令人鼓舞的1期临床试验结果,研究团队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展2期临床期试验,进一步测试针对其他KRAS突变的ELI-002 2P肿瘤疫苗新配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STM:中山大学团队找到肠癌“照妖镜”,首次发现抑制SIRT2可以让肠癌细胞“现身”! (2025-08-05)
- Nature:王者换代?AI设计的OpenCRISPR-1正式挑战Cas9霸主地位,开启基因编辑新范式 (2025-08-05)
- Cell:顾名夏/苗一非/郭敏哲团队,在同一个球状体中实现肺和肠道类器官的血管化,成功构建多谱系类器官 (2025-08-05)
- 《细胞》:中美团队首次发现,分泌蛋白AOAH可以解除肿瘤对T/树突细胞的免疫抑制! (2025-08-05)
- Nature子刊:仅仅看到病人,大脑就会激活免疫系统,让身体提前做好防御准备 (2025-08-04)
- 困扰韦东奕的牙周问题有救了?王松灵院士团队发表牙髓干细胞治疗牙周炎的临床试验数据 (2025-08-04)
- Cell子刊:赖仞团队揭示高脂饮食通过肠道细菌促进血栓形成的新机制 (2025-08-04)
- Nature:上帝的剪刀,AI 制造!生成式AI设计出CRISPR蛋白,高效编辑人类DNA,且安全性更高 (2025-08-04)
- Nature重磅:“AI科学家”真的来了,自主开会搞研究,几天时间设计出抗病毒纳米抗体 (2025-08-04)
- 中国科学院发表最新Nature论文,挑战极端环境生命极限模型 (2025-08-0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