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今日521,你一个人吗?最新Nature研究指出:独处≠孤独,培养敬畏之情能使你享受独处而不感到孤独

今日521,你一个人吗?最新Nature研究指出:独处≠孤独,培养敬畏之情能使你享受独处而不感到孤独

今日521,你一个人吗?最新Nature研究指出:独处≠孤独,培养敬畏之情能使你享受独处而不感到孤独

来源:100医药网 2024-05-22 10:08

这项研究不仅打破了长久以来我们对独处的负面刻板印象,还揭示了敬畏情感在提升独处质量中的积极作用。

在高楼林立的现代社会,人们之间的联系随着钢筋水泥的加固而渐渐封闭。尤其是在忙忙碌碌工作一天后躺在床上,孤独扶着黑夜的梯子慢慢爬上床来,相信每一个在外打工的打工人都深有体会。有些人会很惬意地享受黑夜里一个人的时光,觉得只有这一刻的时光是属于自己的,无人打扰;而有些人却觉得自己仿佛行尸走肉般倍感孤独,周围连个可以说话互吐心声的人都没有。

图片

图片来源自:摄图网

法国哲学家、作家萨特曾说过: 如果你独处时感到寂寞,这说明你没有和自己成为好朋友 。

人类害怕死亡,害怕的并非死亡本身,而是其带来的漫长且永无止尽的孤独。远古时代的人类害怕独处,是因为那时的人类社会架构需要我们的祖先组成社群才有助于存活,而现代的人类害怕独处,是因为无法忍受一个人寂寞空虚且孤独的时光,所以有很多人宁愿长期进行一些无意义的社交活动,也不愿意将自己置于独处面对孤独的境地。

那长时间的独处是否会加重孤独感并减少人类生活的幸福感呢?长时间的社交是否真的有助于减缓孤独而提升自我呢?

近年来,关于独处与孤独之间的研究越来越多。

2023年12月,来自英国杜伦大学的研究团队指出,独处和社交之间不存在最佳平衡,独处有降低幸福感的风险,但每天的独处是自主的(有选择的),并且不会在几天内积累时,这些有害的关系就会消失或减少,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1]。()

2024年4月,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敬畏(Awe)能促使人们享受独处而不感到孤独,甚至能提升对独处的积极看法,提高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并将其相关研究结果 Alone but Not Lonely: Awe Fosters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Solitude 发表在Nature mental health杂志上。

图片https://doi.org/10.1038/s44220-024-00244-y

人们常常把独处与孤独、较低的生活幸福感、较低的生活满意度等负面意义的词相联系。但是,独处并不是件坏事,它可以使人的思想焕发活力,可以使人产生奇思妙想。因此,如何使人能够积极地面对独处且不感到孤独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本报告通过七项互补设计的研究(大数据分析、实验、抽样分析和干预等),发现敬畏可以通过自我超越来改变人们对独处的偏好,短暂的敬畏可增强个体对独处的积极态度,从而提高心理健康、获得内心平静。

何为敬畏?

敬畏通常发生在人们遇到物理或精神上巨大的冲击时(例如周遭物理世界的变化或对自我内心深处的思考),是个体主动或被动改变自身心路历程实现的一种自我超越。敬畏可以促进人们积极地面对独处,在独处的环境下进行自我反思、深入探索并追求真正的自我。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7项方法论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

(1)敬畏使人感到孤独(但并不孤单):研究人员收集推特上的推文将其通过Python预处理,计算其与每个项目的余弦相似度(例如, 现在,我很惊讶 ),从 - 1(一点也不)到 1(非常),然后对涉及同一变量(如敬畏和孤独)的项目的余弦相似性进行平均化(图1)。

(2)敬畏可以培养对孤独的积极态度:研究人员使用了一个写作任务来评估敬畏程度,指导参与者观看6张描绘迷人或普通景色的图片,并想象自己在图片描绘的场景中,将每张照片按固定顺序展示至少10秒,之后,参与者写下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3)自我超越解释了为什么敬畏会增加孤独感和对孤独的积极态度:研究人员通过想象任务来评估敬畏程度。参与者想象自己正在参加公司组织的露营活动,期间观看了银河,或者赢得了抽奖的一等奖。接下来,参与者写下他们对这次经历的想法和感受,并指出他们感到惊奇、敬畏、幸福和兴高采烈的程度。

(4)通过增强对孤独的积极态度,敬畏有助于精神健康和心灵平和:研究人员用评估敬畏。首先参与者观看了一段180秒的视频,展示了地球的壮丽景色。之后在娱乐条件下,参与者观看了一段 180 秒的视频,其中包含自然环境中动物的有趣片段。最后,参与者以 7 分制表示他们感到敬畏、惊奇、幸福、快乐、悲伤和愤怒的程度。

图片图1:研究1中使用的图像测试

通过以上7项方法上互补的研究(包括大数据分析、实验、ESM 和干预),研究人员发现体验敬畏会让人们感到只身一人(独处),但并不孤独(研究 1-7)(图2),从而消除了孤独与孤独同义的神话。重要的是,短暂的敬畏干预促进了对独处的积极态度(研究1-7),这反过来又增强了精神健康和内心的平静(研究7)。

研究人员还测试了一种潜在机制,表明自我超越介导了敬畏对孤独感和对孤独的积极态度的影响(研究4-6)。在这些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中国和美国的参与者进行了抽样,用各种刺激来操纵敬畏,并在实验环境和日常环境中研究参与者(来自 Twitter 的大数据和体验抽样),从而扩展了此研究结果的普遍性。

图片图 2:研究2中使用的图像测试

该研究也强调了区分独处与孤独的必要性。许多当前的评估将独处与孤独混为一谈。然而,该研究发现敬畏感使人感到独处但不感到孤独,这表明独处并不等同于孤独。区分这两个概念将有利于它们的科学研究,并使独处摆脱负面的阴影。

总结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不仅打破了长久以来我们对独处的负面刻板印象,还揭示了敬畏情感在提升独处质量中的积极作用。

它告诉我们,当我们的心灵被诸如大自然的壮丽、生活中的小亮点所充盈时,那份孤独感便不再是空虚与疏离,而是转变为一场深刻的内在探索与灵魂觉醒的契机。

因此,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不妨偶尔放慢脚步,细心留意身边的美好,享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独处时间~

参考文献:

[1]Weinstein N, Vuorre M, Adams M, Nguyen TV. Balance between solitude and socializing: everyday solitude time both benefits and harms well-being. Sci Rep. 2023 Dec 5;13(1):21160. doi: 10.1038/s41598-023-44507-7.

[2]Yin, Y., Yuan, W., Hao, C. et al. Awe fosters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solitude. Nat. Mental Health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4220-024-00244-y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