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卫生棉条可能含有有害金属!Environ Int:世界上首项研究表明一些卫生棉条可能含有铅、砷和镉等有毒金属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07-11 12:51
金属污染已被证实与痴呆症、不孕症、糖尿病和癌症等健康风险增加有关,它们能够损害肝脏、肾脏、大脑以及心血管、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广泛使用的卫生棉条可能含有铅、砷和镉等有毒金属!这一发现涉及市场上多个知名品牌的卫生棉条,每月可能影响数百万女性用户。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Tampons as a source of exposure to metal(loid)s 。
卫生棉条作为潜在的化学物质接触源,其安全隐患尤其令人担忧,因为阴道皮肤比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更容易吸收化学物质。此外,考虑到极大部分女性每月都会使用卫生棉条,尤其是在月经期间,使用时间长达数小时,这使得这一发现更具紧迫性。
论文通讯作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后学者Jenni A. Shearston说, 尽管卫生棉条的使用可能引发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但关于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有研究测量卫生棉条中的金属含量。令人不安的是,我们检测到了所有被测金属的浓度,其中包括砷和铅等有毒金属。
金属污染已被证实与痴呆症、不孕症、糖尿病和癌症等健康风险增加有关,它们能够损害肝脏、肾脏、大脑以及心血管、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此外,金属还可能对孕妇健康和胎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论文共同作者、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Kathrin Schilling表示: 虽然有毒金属在环境中普遍存在,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处于低浓度的金属暴露之中,但我们的研究明确显示,卫生棉条中同样存在金属。使用这些产品的女性可能面临着更高的金属接触风险。
研究团队对14个不同品牌的30款卫生棉条进行了评估,检测了其中16种金属(包括砷、钡、钙、镉、钴、铬、铜、铁、锰、汞、镍、铅、硒、锶、钒和锌)的含量。金属浓度因卫生棉条的购买地点(美国与欧盟/英国)、有机与非有机、商店品牌与名牌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然而,研究发现所有类型的卫生棉条均含有金属,没有哪一类卫生棉条在所有或大部分金属种类上表现出一致的低浓度。值得注意的是,非有机卫生棉条中铅的浓度较高,而有机卫生棉条中砷的浓度较高。
图片来自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24, doi:10.1016/j.envint.2024.108849
金属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卫生棉条:棉花材料可能从水源、空气、土壤中吸收金属,或通过邻近污染物(如棉田邻近铅冶炼厂)吸收金属,部分金属甚至可能在生产过程中作为颜料、增白剂、抗菌剂或工厂其他工艺的一部分被故意添加。Shearston强调: 我真心希望制造商能够对卫生棉条产品进行金属检测,特别是有毒金属的检测。如果公众能够对此发出呼吁,或要求在卫生棉条及其他月经用品上提供更详尽的标签信息,那将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目前,尚不清楚研究中检测到的金属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未来的研究将致力于评估这些金属有多少能够从卫生棉条中渗出并被人体吸收,同时还将探索卫生棉条中是否含有其他化学物质。(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Jenni A. Shearston et al. .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24, doi:10.1016/j.envint.2024.10884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GLP-1新战场:礼来、信达、恒瑞再交锋 (2025-09-13)
- Nature Methods:解锁细胞宇宙的“星图”——scvi-hub如何将海量单细胞数据“浓缩”到你的笔记本电脑里? (2025-09-13)
- 为什么精子会“跑不动”?大阪大学揪出两大关键蛋白:CFAP91搭起“运动支架”,EFCAB5调控“冲刺力”,男性生育有了新靶点 (2025-09-12)
- 突破!肺癌细胞转移大脑后竟会与神经元“串通”!Nature 新研究揭致命机制,抗癫痫药或成新希望 (2025-09-12)
- J Neurochem:肠道与大脑的“对话”——科学家揭秘机体慢性疼痛的神经通路 (2025-09-11)
- 母亲高血糖,影响后代生育能力,黄荷凤院士团队等揭示背后的表观遗传机制 (2025-09-11)
- STTT:韩国科学家发现减轻大脑氧化应激损伤、减少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新方法! (2025-09-11)
- 《癌症研究》:橄榄油吃太多,乳腺癌易挪窝!美国科学家发现,富含橄榄油的高脂饮食,会促进三阴性乳腺癌肺转移 (2025-09-11)
- 减重竟还能减痛?!EJN:饮食质量提升 22%,慢性疼痛率直降一半,体脂变化竟不是关键 (2025-09-11)
- 肠道菌群还能操控皮肤炎症?清华大学最新Immunity论文,揭示肠道菌群代谢物驱动银屑病炎症的机制 (2025-09-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