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aterials : 3D打印骨再生支架通过血管化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陷来调节骨代谢稳态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07-28 10:01
本研究开发了以EPLQLKM和SVVYGLR肽(PCL- se)修饰的3d打印聚己内酯(PCL)支架。骨骼的完整性取决于骨吸收和形成过程的有序结合,即骨代谢。骨代谢过程是持续性的,其动态平衡受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 耦合协调 调节。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破骨细胞的前体细胞分化为破骨前细胞,然后与骨组织表面接触并融合。
破骨前细胞进一步分化为破骨细胞并进行骨吸收,直到骨吸收过程完全完成并形成骨陷阱。随后,破骨细胞迁移到其他部位。成骨细胞依次出现在骨阱表面,增殖、分化,最终形成覆盖骨阱的骨组织。这两个过程共同完成骨组织的吸收和形成,达到动态平衡。
当人体衰老时,各器官功能下降,导致骨代谢全身性失衡,即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耦合失衡。骨形成和骨吸收之间的动态平衡因此被颠覆,导致骨质流失和骨微观结构的恶化,从而导致全身性骨质疏松。
由于全球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正在成为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复杂的骨骼疾病之一。骨质疏松症患者因创伤、严重感染、肿瘤等引起的局部骨缺损,在临床实践中难以实现有效的骨再生,给临床治疗带来挑战。因此,重塑正常骨的局部代谢调节过程对于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损实现骨再生至关重要。
图片来源:
近日,来自重庆医科大学的研究者们在Biomaterial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3D-printed bone regeneration scaffolds modulate bone metabolic homeostasis through vascularization for osteoporotic bone defects 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3d打印骨再生支架通过化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陷来调节骨代谢稳态。
由于骨骼血管系统的退化和骨质疏松微环境中局部骨代谢的破坏,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治疗提出了一个挑战。然而,通过增强血管化来调节局部骨代谢失衡是可行的,这一理论被称为 血管化-骨代谢平衡 。
调节骨代谢平衡的3d打印PCL支架的构建
图片来源:
本研究开发了以EPLQLKM和SVVYGLR肽(PCL- se)修饰的3d打印聚己内酯(PCL)支架。EPLQLKM肽吸引骨髓间充质(BMSCs),而SVVYGLR肽增强内皮祖细胞(EPCs)血管分化,从而通过EPCs的旁分泌作用调节骨代谢并促进骨再生。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PCL-SE促进EPCs的血管化,激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Notch信号通路,导致成骨相关基因上调,破骨细胞相关基因下调,从而恢复骨代谢平衡。
PCL-SE促进EPCs向 H 型血管的分化和BMSCs的募集,协同促进成骨,使骨质疏松性SD大鼠股骨髁骨缺损时正常微血管和骨组织再生。本研究提示PCL-SE支持原位血管形成,重塑骨代谢转化平衡,为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损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案。
三维PCL支架的表征
图片来源:
本研究的作者设计了肽功能化,修饰的3d打印PCL支架(PCL- se)。研究者通过S7和E7肽的协同作用募集并诱导EPCs的血管生成分化。EPCs的Notch1/4信号分子分泌旁分泌进一步激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间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内皮-骨轴 有助于在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情况下实现血管化和骨代谢的调节,因此可以用来重塑骨组织的再生过程。这为治疗骨质疏松和骨缺损提供了新的思路。( 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Caiping Yan et al. 3D-printed bone regeneration scaffolds modulate bone metabolic homeostasis through vascularization for osteoporotic bone defects. Biomaterials. 2024 Jul 6:311:122699. doi: 10.1016/j.biomaterials.2024.12269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国度药监局对于废止3项医疗东西行业尺度的布告 (2025-07-18)
- 论坛三嘉宾日程介绍:那洁/杨柳柳/张冬卉等嘉宾分享类器官及器官芯片与疾病建模,2025(第五届)类器官大会北京站,即将开幕! (2025-07-18)
- Nat Med:全球胃癌防控形势严峻!科学家发现年轻一代面临巨大风险,幽门螺杆菌是关键因素 (2025-07-17)
- Nature:“肠道英雄菌”如何让癌症免疫治疗更有效? (2025-07-17)
- 专家帮你设计H型高血压降压药选择方案 (2025-07-17)
- 融合创新,深耕本土:Abcam在中国的战略新篇章 (2025-07-17)
- JNCI:二甲双胍又填空白!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与患肠癌风险降低56%相关 (2025-07-17)
- 黑龙江省集采药品“三进”供给清单(第一批) (2025-07-17)
- Immunity:西湖大学何丹阳/徐和平团队发现神经炎症复发的关键开关与治疗新靶点 (2025-07-17)
- 天津大学最新Cell子刊:开发新型铜死亡癌症疗法 (2025-07-1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