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少折寿7年,数亿人中招?国际顶刊:中国中药或成破解关键 |
![]() |
来源:医诺维 2024-11-09 09:00
作为我国首个抗衰中药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人体临床试验,该研究坐实八子胶囊成果的综合抗衰潜力,使其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年轻就是好,白天不知道累,晚上倒头就睡",艳羡口吻背后,揭露了一个残酷事实:年龄越大,睡眠越差,疲劳感越强。据《2023中国健康睡眠白皮书》,全国超过3亿中年以上群体存在睡眠少、难入睡等睡眠障碍。
作为衰老的表征之一,睡不好带来的"副作用",不仅仅只有疲惫。哈佛大学一项涉及2610名65岁以上参与者的研究表明,长期睡眠少于5小时,未来4至5年内罹患痴呆的风险增加1倍,全因死亡率增加138%;《BMC Medicine》一项研究指出,中老年睡眠不佳者,衰老速度剧增,最高减少预期寿命7.32年。

图:Unsplash
在此背景下,围绕上述普遍存在的衰老症状的干预课题,成为目前各国科学家的研究热点之一。2024年6月发表于国际顶刊《Phyto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科学家的创新中药研发成果"八子胶囊"体现出极大干预潜力,对多年龄段人群作用12周后,多项衰老指标得以改善。
千年中药智慧,焕发"抗衰"新生机?
公开资料显示,"八子胶囊"得名自其核心成分覆盆子、枸杞子、五味子等8味种子药材,并辅以人参、鹿茸等其他8种珍稀中药材,以发挥其综合抗衰潜力。
翻阅典籍,这些被认为是已传承千年的中华精髓。以五味子为例,距今约1800年的《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具有"滋补涩精,益气生津,宁心安眠"的作用。
然而近代以来,在西方医学逐渐占据主要话语权的背景下,中药被部分人视为"落后""缺乏科学依据",几乎一度被扫进历史的角落。随着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与投入、中医药科学家与企业等的共同努力,中药开始逐渐被"正名"。
资料显示,上述发表于《Phytomedicine》上的研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牵头,涉及530名30-78岁参与者。其中八子组的参与者每日补充6粒八子胶囊,持续12周后,其皮肤毛发、认知能力、睡眠情况等各项生理指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2-3倍,并且端粒酶的活性提高76.7%,意味着其体内细胞的老化水平大幅低于对照组。
作为我国首个抗衰中药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人体临床试验,该研究坐实八子胶囊成果的综合抗衰潜力,使其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据报道,目前该成果已获得加拿大、新加坡等8个国家的引进,成功让"中药抗衰成果"走出国门。
而在国内,八子胶囊的成功也使中药创新获得各界关注和认可。《人民日报》发文强调:"让中药在创新中传承。"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癌症通讯》:一旦感染,阴魂不散!新桥医院团队首次发现,幽门螺杆菌能将促癌“写入”宿主细胞基因组 (2025-02-24)
- 厦门大学和万泰生物联合研制生产的P85-Ab鼻咽癌诊断检测试剂盒入选2024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 (2025-02-24)
- Cell Biomaterials:北京大学林志强/张强团队全面综述脑病中的线粒体——从分子结构机制到靶向治疗 (2025-02-24)
- Cell:脑细胞模拟肌肉信号传导来增强学习和记忆 (2025-02-24)
- 柳叶刀:AAV基因疗法,帮助遗传性失明儿童重见光明 (2025-02-24)
- 血管中也有“捣蛋鬼”!Angiogenesis研究用可视化血管类器官模型,揪出“捣乱分子”,给新药研发“开绿灯”! (2025-02-24)
- Cell Stem Cell:揭示成年人类大脑中神经干细胞被激活的分子机制 (2025-02-23)
- Nature子刊:引入m7G帽结构,显著提高环状mRNA翻译效率 (2025-02-23)
- J Immunol:科学家开发出能靶向作用并杀灭HIV的新型自然杀伤性细胞策略 (2025-02-23)
- Cell:在脑干中发现阻止进食的特定神经元 (2025-02-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