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发现》:幽门螺杆菌后继有菌!中国科学家揭秘咽峡炎链球菌促胃癌的新机制,可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抑制T细胞助力癌细胞 |
![]() |
胃癌(GC)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年龄、高盐摄入、水果和蔬菜低摄入、感染。不过其实大家也不用对幽门螺杆菌那么谈之色变,尽管过半人口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发展到胃癌的可能性也不过百之一二。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也发现,胃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群,其中很可能还有其他能够像幽门螺杆菌一样影响胃癌进展的菌群。
研究者们收集了609份来自胃癌患者的组织样本,包括290个肿瘤样本和319个肿瘤相邻正常组织样本。对这些组织样本进行16S rRNA测序,并根据测序结果的微生物组特征进行分组,研究者发现肿瘤样本能够被分为6个亚型,并且这个分组是独立于患者临床特征的胃癌预后因素。
在6个亚组中,研究者发现有3组中存在特定菌群的显著富集:第2组中的幽门螺杆菌(占84.06%)、第3组中的假单胞菌(占47.93%)、第4组中的链球菌(占19.08%)。
更值得关注的是,第3组和第4组患者相较其他组的生存显著更差。这两组可以观察到肿瘤组织中抗肿瘤CD8+T细胞耗竭、肿瘤耐药/逃逸相关M2巨噬细胞数量增加。
显然,存在特定的菌群参与肿瘤的发展。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替雷利珠单抗闪耀 WCLC!NSCLC 围术期 + 晚期治疗双突破 (2025-09-09)
- 参天公司青光眼引流器"港澳药械通"上市许可获广东省药监局批准 (2025-09-09)
- Nat Commun:皮肤“拉伸术”背后的秘密,科学家阐明Piezo1蛋白的神奇力量 (2025-09-09)
- Genes & Dis:科学家破解头颈癌代谢密码,助力免疫系统重拳出击 (2025-09-09)
- 守护生命不息,香港肾脏基金会卌五载提供免费透析与共融互用点亮三千人生 (2025-09-09)
- 《自然》子刊:经常这样吃的人,更不容易得痴呆症!遗传高危人群获益最显著 (2025-09-09)
- 母猫发情管理“选择题”:乐宠宁黄体酮注射液凭何成为安心之选? (2025-09-09)
- 国度药监局对于修订小活络制剂阐明书的布告(2025年第82号) (2025-09-09)
- 国度药监局对于ω (2025-09-09)
- 解读:药事治理等3个业余医疗质量节制指标 (2025-09-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