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PM:机体抑郁症风险较高的女性往往更易于患上心脏病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12-24 11:20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没有任何抑郁症诊断的情况下,相比男性而言,女性群体中重度抑郁症的遗传易感性或许就会增加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尽管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患有精神疾病的个体往往发生心疾病的风险会增加,但关于共病的性别差异相关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irculation: Genomic and Precision Medicine上题为 Sex-Specific Association Between Genetic Risk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昆士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机体风险较高的女性往往更易于患上心脏病。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30多万参与者的遗传和健康数据,结果发现,抑郁症风险较高的个体往往患心脏病的风险也较高,即使其并未被为抑郁症。相关研究结果男性和女性在心脏病发病上的差异。研究者Shah说道,在我们的研究中,即使在从未被诊断为抑郁症或服用过任何精神药物的女性群体中,我们也能观察到其机体抑郁症遗传风险和心风险之间的关联。
然而,尽管总体上男性患心脏病的比例更高,但研究人员并未在男性中观察到这种关联;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也不能通过诸如BMI、吸烟、或高等传统风险因素的差异来解释,本文研究强调后期研究人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理解男性和女性之间的这种关联。研究者Jiang表示,尽管心脏病是引发全球女性群体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在心血管疾病研究和临床试验中,其代表性一直不足;这或许就会导致我们在心血管健康的知识和方法上对男性存在一定的偏见,因此,女性全体往往面临着诊断和治疗不足的情况。
图片来源: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GEN.124.004685
研究者Shah说道,尽管女性在绝经后患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但这项研究强调,患抑郁症的女性应该接受心脏病风险的评估,而不管其处于更年期的哪个阶段。无论女性在招募时是否处于绝经前还是绝经后,其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都会更高,而这种疾病是血管因斑块堆积而变得狭窄而诱发,频繁的心脏健康检查对于有抑郁症病史的女性而言尤为重要。
在研究期间,研究人员利用大规模遗传研究中的数据来开发机体精神疾病的遗传,这些研究包括精神病学基因组学联盟、遗传健康和生物制药公司23andMe以及英国生物样本库(一个大型的生物医学数据库和研究资源库,包括来自50万名英国参与者的匿名遗传、生活方式和健康信息等)。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没有任何抑郁症诊断的情况下,相比男性而言,女性群体中重度抑郁症的遗传易感性或许就会增加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后期研究人员还将进一步研究是否机体对抑郁症的遗传易感性能帮助改善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预测,尤其是女性群体。(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Jiayue-Clara Jiang,Kritika Singh,Rachana Nitin,et al. Sex-Specific Association Between Genetic Risk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irculation: Genomic and Precision Medicine (2024). DOI:10.1161/CIRCGEN.124.00468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百奥赛图与百济神州达成抗体分子许可协议,加速创新药物开发 (2025-07-10)
- Nature Biotechnology:基因编辑的“瑞士军刀”!16种序列特异性编辑器诞生,实现对DNA的“按需编程” (2025-07-10)
- STTT:膳食脂肪酸调教T细胞!港大团队发现,棕榈酸会削弱γδ-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而油酸可逆转 (2025-07-10)
- 《神经病学》:重大人生打击,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病理发展和大脑结构的变化有关! (2025-07-10)
- J Hematol Oncol:突破T细胞白血病治疗瓶颈——双靶点CAR-T细胞有望带来新希望 (2025-07-09)
- 《自然·医学》:世卫组织最新预警!全球08-17年出生的人,或有1560万会患胃癌,76%归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2/3发生在亚洲 (2025-07-09)
- 精鼎医药宣布两位 FDA 权威专家加入我司咨询团队,进一步增强监管事务、医学及 AI 领域专业实力 (2025-07-08)
- Mater Today Bio:干细胞球联手纳米颗粒水凝胶精准改善糖尿病创面环境,加速伤口愈合新突破 (2025-07-08)
- J Anim Sci Biotechnol研究揭秘美味密码:益生菌联手重塑肠道菌群,经肠-肌轴提升猪肉鲜味与品质 (2025-07-08)
- Science: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2025-07-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