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培养新突破!NPJ Breast Cancer:乳腺类器官助力ER阳性乳腺癌研究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1-04 14:21
该研究成功建立了乳腺类器官悬浮培养方法,所培养的类器官形态大而均匀、增殖细胞比例高、能维持上皮细胞谱系保真度,且激素感应细胞可单独培养并保持高纯度和ER表达及响应性。在医学领域,乳腺癌的研究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重点与难点。雌激素受体(ER)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多数乳腺癌为ER阳性。深入理解ER相关机制对攻克乳腺癌至关重要。然而,以往的研究受限于乳腺上皮细胞的培养条件,难以长期维持ER表达和雌激素响应性。
近期,发表于NPJ Breast Cancer的一项研究Breast organoid suspension cultures maintain long-term estrogen receptor expression and responsiveness带来了新的突破!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创新的乳腺类器官悬浮培养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让类器官比传统Matrigel穹顶培养法更大、更均匀,还显著提高了增殖细胞的比例,更重要的是,它能够长时间保持上皮细胞谱系的保真度,并使激素感应细胞(HS细胞)单独培养时仍能保持高纯度和ER表达及响应性。这为研究ER阳性的乳腺癌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新工具。
在形态与增殖方面,悬浮培养的乳腺类器官表现出色。它们呈现出规则的球状结构,大小均匀,不再像传统培养方式下的类器官那样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通过EdU标记及流式细胞术、Ki-67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发现悬浮培养的类器官中增殖细胞比例显著更高,且类器官大小与增殖细胞数量呈正相关,这意味着悬浮培养条件更有利于类器官的生长与增殖。
图1. 悬浮培养产生的人类乳腺类器官比Matrigel穹顶培养法产生的类器官更大且更均匀
在细胞谱系维持上,悬浮培养同样表现出色。利用EpCAM和CD49f抗体的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基底/肌上皮(BA)细胞、管腔适应性分泌前体(LASP)细胞和激素感应(HS)细胞这三种主要上皮细胞类型在悬浮培养中均得以保留,且多数类器官系中HS细胞比例有所增加。免疫荧光检测进一步证实,三种细胞在单个类器官内呈有序分布,形成类似腺泡的稳定结构,而传统穹顶培养在传代过程中常难以维持这种结构。
图2. 悬浮培养的乳腺类器官比Matrigel穹顶培养法培养的类器官含有更高比例的增殖细胞
对于HS细胞的研究更是取得了重要成果。通过FACS技术分离的HS细胞,在悬浮培养中能迅速形成致密结构。经过长时间培养和多次传代,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多数类器官系中HS细胞纯度极高,超过70%的类器官系中HS细胞占比达70%以上,部分甚至超90%。
免疫荧光染色显示HS细胞主要表达FOXA1,基本不表达LASP和BA细胞标记物。RNA-seq分析也表明,单独培养的HS细胞与混合培养的HS细胞在基因表达上高度相似,且长期培养后仍稳定维持ER表达与雌激素响应性。
在雌激素刺激实验中,对培养超两个月的类器官和HS细胞进行处理后发现,经雌激素和孕酮刺激,E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如PR、TFF1、GREB1和WNT4等表达显著改变,添加TGF 抑制剂后,ER下游基因诱导增强。这充分证明悬浮培养的类器官和HS细胞在长期培养中能维持ER信号通路活性。
图3. 在悬浮液中培养的类器官和HS细胞可以在雌激素刺激下激活ER信号转导
这项研究不仅仅是乳腺癌领域的重大进展,它简化了培养流程,提高了实验可操作性,为大规模研究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它稳定维持ER相关特性的能力,为深入探究ER阳性乳腺癌发病机制提供了有力工具,有望推动乳腺癌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的发展。未来,这一创新的悬浮培养方法将在乳腺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科学家们揭开更多关于乳腺癌的秘密,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Chang KC, Silvestri F, Oliphant MUJ, et al. Breast organoid suspension cultures maintain long-term estrogen receptor expression and responsiveness.NPJ Breast Cancer. 2024;10(1):107. Published 2024 Dec 19. doi:10.1038/s41523-024-00714-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BMC Rheumatol:绝经后的女性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较高 (2025-01-06)
- 儿童代谢研究新发现:J Clin Med解锁血浆NEFA与瘦素水平年龄差异下的健康密码 (2025-01-06)
- 金赛药业深耕女性健康领域,创新成果金赛欣®纳入国家医保 (2025-01-06)
- 艾瑞恩治疗前列腺癌事后分析结果登《自然》子刊STTT (2025-01-06)
- 西医若何预防流感?专家保举这些穴位和药膳 (2025-01-06)
- 中国处方药市场红利期,一去不复返 (2025-01-06)
- Cell Rep Med:揭示药物卢比替定在人类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免疫调节机制 (2025-01-05)
- 《自然·代谢》双重磅:控糖新发现!中国科学家找到全新降糖激素,或能与胰岛素产生协同作用降糖 (2025-01-05)
- 第一三共: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先锋,未来可期 (2025-01-05)
- 德曲妥珠单抗以3480元/支进入医保,2025年新医保正式执行! (2025-01-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