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dicine:破解记忆消亡密码,小胶质细胞的逆袭之战 |
![]() |
百年谜题终见曙光:免疫疗法为何能清除大脑"老年斑"?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 AD)患者的大脑中堆积着大量 淀粉样蛋白(Amyloid- , A )斑块,就像顽固的"老年斑"侵蚀着记忆的殿堂。《自然 医学》的最新研究通过空间转录组学(Spatial Transcriptomics)技术,首次在分子层面揭示了免疫疗法清除这些致病蛋白的完整路线图。
研究团队分析了13例接受AN1792疫苗治疗的AD患者大脑样本,发现免疫治疗后大脑皮层浅层的A 斑块清除率最高达到67%。更惊人的是,在完成免疫治疗的脑组织中,约44%的A 斑块被小胶质细胞(Microglia)包裹吞噬,这一比例是未治疗患者的3倍。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场上演在神经元间的"清洁革命"。
大脑清洁工的"超级变身":小胶质细胞的进化之路
通过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技术,研究人员捕捉到了小胶质细胞的惊人转变。在免疫治疗响应良好的患者中,负责吞噬功能的触发受体(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 TREM2)表达量提升2.3倍,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 APOE)基因活性增加1.8倍。这两个关键分子就像给清洁工装上了"雷达"和"吸尘器",让它们能精准定位并吞噬A 斑块。
更值得关注的是,有效清除斑块的小胶质细胞展现出独特的代谢特征: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相关基因上调1.5倍,而糖酵解(Glycolysis)相关基因下降40%。这种能量代谢的转换,暗示着它们从"应急模式"切换到了持久作战的"高效模式"。
疫苗VS抗体:两大免疫疗法的巅峰对决
研究对比了主动免疫(AN1792疫苗)和被动免疫(Lecanemab单抗)的机制差异。在疫苗治疗组,小胶质细胞高表达应激反应基因FAM107A(提升3.2倍),这个基因被证实能增强突触可塑性。而抗体治疗组则出现独特的SPP1基因(分泌磷蛋白1)爆发式增长,该蛋白能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重建。
空间蛋白质组学(Spatial Proteogenomics)数据显示,抗体治疗使补体C3蛋白在A 斑块周围的浓度增加2.1倍。这种"化学标记"机制,就像在垃圾堆上插满荧光标记,指引免疫细胞精准清除目标。
危险的副作用:免疫疗法的双刃剑之谜
研究揭开了免疫治疗引发脑炎(Encephalitis)和脑出血的分子线索。在部分疫苗治疗患者中,白细胞特异性蛋白1(LSP1)表达异常升高,这种蛋白会引发过度的炎症反应。更关键的是,携带APOEε4基因型的患者,其小胶质细胞的补体信号通路(Complement Signaling)活性比非携带者高1.7倍,这解释了为何这类人群更容易出现脑水肿等副作用。
令人振奋的是,研究发现有效清除斑块的小胶质细胞会下调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 HSPs)表达。这些"应激蛋白"的减少,标志着大脑微环境从慢性炎症状态回归正常,为减少治疗副作用提供了新方向。
记忆宫殿的守卫者:小胶质细胞的区域特攻
研究首次绘制了不同脑区的免疫应答图谱。在颞叶皮层(Temporal Cortex, TCX),补体通路基因活跃度是其他区域的1.4倍;而在海马体(Hippocampus, HIPP),铁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提升2.1倍。这种区域特异性解释了为何某些脑区的斑块清除更彻底 海马体的小胶质细胞就像配备特种装备的清洁队,能更高效地分解吞噬的A 蛋白。
空间分析显示,抗体治疗患者顶叶皮层(Parietal Cortex, PCX)的A 斑块被小胶质细胞覆盖面积达51%,而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 FCX)仅27%。这种差异与局部血管密度相关,提示未来治疗需要"分区定制"清除方案。
逆转时光的密码:让衰老大脑重获新生
最突破性的发现来自表观遗传层面。在成功清除斑块的脑组织中,与神经元可塑性相关的SEMA3G基因表达量提升1.6倍,这个基因能促进突触新生。同时,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 SASP)标志物下降40%,显示免疫治疗可能逆转脑细胞的衰老进程。
单细胞数据揭示,治疗响应者中出现新型小胶质细胞亚群:Mg-2亚群高表达神经保护因子FGFR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Mg-4亚群则携带独特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这些"超级清洁工"亚群的存在,为开发细胞特异性疗法提供了靶点。
未来已来:下一代免疫治疗的四大突破方向
基于这些发现,研究人员提出革命性的治疗策略:
TREM2激动剂联合APOE调节剂,提升小胶质细胞清除效率
补体抑制剂局部给药,在增强疗效的同时降低脑出血风险
纳米载体靶向递送FGFR3激活剂,促进神经修复
人工智能预测个体化治疗窗口期,根据APOE基因型定制方案
有研究团队正在开发"智能微胶质细胞"疗法 通过基因编辑增强小胶质细胞的A 识别能力,同时安装"安全开关"防止过度激活。
这项研究不仅揭开了免疫治疗的作用密码,更描绘出战胜阿尔茨海默病的现实图景。当我们读懂大脑清洁工的"工作日志",距离终结记忆消逝的那天,或许真的不再遥远。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胡海岚团队最新Cell论文:揭开压力传播路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上演的“动态探戈”诱导抑郁症 (2025-04-26)
- 《科学》子刊:敲键盘,测PD!加大团队开发无线智能键盘,可通过敲键盘动态诊断和监测帕金森病进展 (2025-04-25)
- Nature:科学家提供强有力证据揭示带状疱疹疫苗与机体痴呆症风险降低之间的神秘关联 (2025-04-25)
- 《对于做好以后恒久照护师培育学习任务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4-25)
- 医改教训若何就地取材再立异?国度卫生安康委“以例说法” (2025-04-25)
- Cell子刊:高绍荣/李维达/乐融融团队发现抗癌药物CD47阻断抗体具有抗肥胖作用 (2025-04-25)
-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04-25)
- Sci Transl Med:哮喘疗法新突破!肝脏免疫疗法有望实现患者疾病长期缓解 (2025-04-24)
- Science:利用非线性声片显微镜显示活体器官中的毛细血管和细胞 (2025-04-24)
- 松江企业入选“中国医疗及健康服务产业最佳医疗器械领域投资案例TOP10” (2025-04-2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