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Neurol Neuroimmunol Neuroinflamm:机体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或与多发性硬化症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

Neurol Neuroimmunol Neuroinflamm:机体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或与多发性硬化症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

Neurol Neuroimmunol Neuroinflamm:机体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或与多发性硬化症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3-12 11:35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对肠道微生物的扩增子序列变异(ASVs,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的分析或能揭示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机体免疫调节所诱导的分类菌株的变化。

肠道微生物组由生活在机体消化道中数以万亿计的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组成,其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eurology Neuroimmunology Neuroinflammation上题为 Alterations in Gut Microbiome-Host Relationships After Immune Perturbation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症患者和健康个体机体中肠道微生物组存在的显著差异。

多发性硬化症(MS,multiple sclerosis)是一种会影响机体系统的自身性疾病,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机体的肠道菌群丰度存在显著不同,相比健康个体而言,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机体中被名为宿主免疫球蛋白A(IgA)的抗体包裹的细菌的水平较低。这些抗体能被生活在粘膜(排列在肠道中的软组织)中的免疫细胞泵入肠道中,且其能结合特殊类群的细菌并诱发其清除。

医学博士Erin Longbrake说道,实际上,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机体中携带的被IgA所包裹的细菌较少,这或许就表明,宿主-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许存在根本的脱节。如今科学家们依然没有发现诱发多发性硬化症的原因,但最新的研究证据表明,诸如饮食不良和吸烟等来自体外的环境风险因素或许就会促进这种疾病的发生,这就使得微生物组成为研究多发性硬化症发病机制的一个有趣的研究领域。

微生物组能与环境和宿主机体的免疫系统之间互动,从理论上来讲,环境风险因素能促使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生,因为其会改变肠道中的菌群功能。文章中,研究人员招募了43名新为多发性硬化症且并未开始接受任何免疫疗法治疗的患者,以及42名健康对照进行研究,所有参与者均提供了粪便样本,研究人员首先从这些样本中分离了细菌菌群,随后将其分为与IgA结合的细菌和并未与其结合的细菌,并测定了不同细菌种类的丰度。

本文研究设计总览

研究人员发现,新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症的患者机体中被IgA所包裹的肠道菌群的比例明显较低,同事他们还识别出了这些患者肠道中特殊菌群的差异,其中一些细菌在此前研究中已经被识别到了;比如,研究人员观察到,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细菌在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机体中的丰度较低,而这与此前研究结果一致,同时他们还发现了新的差异,比如未经治疗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机体中Monoglobus属菌群的丰度较高。

在43名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中,有19名患者在开始进行B细胞剔除疗法(一种能摧毁宿主机体中促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细胞的疗法)6个月后向研究人员提供了额外的粪便样本;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后发现,相比治疗前而言,这些患者机体的肠道微生物组与健康对照个体机体的微生物组更加接近,这或许就给了研究人员一些线索来揭示这类药物疗法治疗多发性硬化症背后的潜在机制。

这些研究发现或能帮助解释为何一些人群会患上多发性硬化症,而其他人群则不会;未来有一天科学家们或能利用肠道中微生物的模式来作为特殊的生物标志物预测患多发性硬化症的风险个体,同时他们还会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并利用相关信息改善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和护理,而这些都是未来研究人员需要调查的领域。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对肠道微生物的扩增子序列变异(ASVs,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的分析或能揭示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机体免疫调节所诱导的分类菌株的变化。(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Vinod K Gupta,Guneet S Janda,Heather K Pump, et al. , Neurology Neuroimmunology Neuroinflammation (2025). DOI:10.1212/NXI.000000000020035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