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北京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北京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3-15 09:43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利用携带天然病毒形式的昆虫媒介对水稻进行自然感染,证明了病毒衣壳蛋白(CP)被水稻的 RING1-IBR-RING2 型泛素连接酶(RBRL)感知。

农作物生产持续受到由昆虫传播的病毒性疾病的威胁。近期的研究进展揭示了植物抵御病毒病原体所采用的复杂机制。然而,在植物宿主感染病毒发病初期,其通过何种分子机制识别病毒并启动抗病毒防御机制,目前尚未阐明。

2025 年 3 月 12 日,北京大学李毅团队联合福建农林大学等多个实验室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Perception of viral infections and initiation of antiviral defence in ric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水稻感知病毒侵染并启动抗病毒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利用携带天然病毒形式的昆虫媒介对水稻进行自然感染,证明了病毒衣壳蛋白(CP)被水稻的RING1-IBR-RING2 型泛素连接酶(RBRL)感知,从而启动了水稻天然抗病毒反应的第一步。

随后,RBRL 通过泛素化系统将茉莉酸信号通路转录抑制复合物的衔接蛋白 NINJA3作为靶点进行降解,从而诱导茉莉酸信号传导并激活下游抗病毒防御机制。

研究团队进一步表明,这种现象是水稻感知病毒感染并启动抗病毒信号级联反应的一种普遍分子机制。

图片

RBRL介导的抗病毒免疫反应启动机制模型

这一发现不仅对于更深入地了解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重要,而且对于进一步开展抗病育种也意义重大。

北京大学博士毕业生黄钰(现单位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博士生杨稼琳和博士后孙僖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李毅教授为通讯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杨志蕊(李毅实验室原博士后)为共同通讯作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