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后有这3种表现,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 |
![]() |
血管承担着输送血液、营养物质的作用,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运转。但因疾病、衰老,血管也会老化、变硬。
然而,血管深藏于体内,我们怎么才能了解它是否健康?
01、晨起有3种症状,血管不健康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李立志表示,早晨起来有这3种症状,可能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
手脚麻木:如果早晨起来频繁出现手脚麻木,一定要重视。
脸部水肿:如果不是因为睡前喝了太多水,那么起床后脸部出现水肿,就要排查是不是心脏血管出了问题,是否有心功能不全的问题。
头晕:每天早晨起床后觉得头晕晕乎乎,严重时甚至会感到天旋地转,要缓一阵子才能正常活动。
如何自测血管健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一科主任医师万继峰给出了3个动作:
■观察握拳后手掌回血时间
用力攥拳30秒,手掌皮肤由于被挤压会相对变白,正常人松开拳头后,手掌颜色很快会恢复正常,如果手掌皮肤颜色恢复正常的时间超过20秒,提示动脉可能出现硬化或血流不畅。
■摸脉搏
触摸手腕部动脉,若搏动减弱或一边比另一边弱,提示动脉可能出现硬化或狭窄。
■感知手部状态
当手掌血管硬化累及自主神经功能时,会出现双手发凉、出汗、颜色紫暗,甚至疼痛等症状。
02、血管不好,全身遭殃
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李刚表示,血管一生病,全身都遭殃。
■脑血管断流
血脂波动时,脑动脉易出现狭窄、闭塞,可直接截断大脑血流,诱发脑卒中,导致肢体偏瘫、口角歪斜、肢体无力、言语或意识不清等症状。脑卒中发病急、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必须立刻就医,患者可能面临认知障碍、痴呆等脑功能受损后遗症。
此外,颈动脉是血液流向大脑的重要通道,出现狭窄闭塞时也会使大脑缺血、缺氧,出现头晕头痛、黑蒙晕厥,甚至继发脑卒中、脑出血。
■心血管乏力
动脉系统中,冠状动脉像是一顶倒扣在心脏上的“王冠”,因此被称为“冠状动脉”,专门为心肌供血,维持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
血脂、血压忽上忽下,冠状动脉就容易发生硬化,出现弹性下降或狭窄、闭塞,“削减”心肌的血氧供应,使其无力搏动,诱发冠心病等缺血性心脏病。
■胸腹长出“包”
动脉上长出包,即局限性扩张,扩张到一定程度就是动脉瘤。常见的有胸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长有这种瘤的血管壁十分薄弱,在血压出现大幅波动时,很容易被血液“冲破”,出现极其危险的情况。
主动脉夹层,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一旦内膜出现破口,血液可由此进入动脉壁中层,一路撕裂下去,病情发展迅速、致死率高。因此,一旦胸背部突发刀割样、撕裂样疼痛,需警惕主动脉夹层,并尽快就医。
■腿血管“结块”
作为远端血管,下肢静脉的回流难度本就高一些,在血脂、血糖波动的影响下,更易出现狭窄、堵塞。
如果堵在深静脉上,可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即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凝结造成部分或完全闭塞,甚至发展为肺栓塞;如果堵在动脉上,可出现疼麻、发冷、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时腿部组织会坏死。
03、血管需要食养、动养和医养
想长寿,就要让血管尽量保持年轻。
■食养需要脂肪和碳水
虽然饮食强调限制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添加糖,但极端低脂、低碳水饮食,甚至“零”摄入的行为反而可能增体脂、升血糖。
建议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保证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并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优质蛋白、膳食纤维等血管“友好”食物,少吃腌肉、炸鸡、肥肉、甜品等高盐,高油或高糖食物。
■动养针对不同血管
有氧运动不仅有助维持健康体重,还能增进心肺功能,加速血流对血管内壁的适度冲刷,保持血管弹性。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如快走、骑车、跑步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可选择太极拳、健步走等中低强度运动。平时也可通过勾伸脚尖,给下肢血管加压,改善血液淤滞。
■医养要早诊早治
通常,早期血管病没有任何症状,早诊早治至关重要。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血常规等检查,以便发现早期异常,尽早干预。如果已经确诊血管疾病,应遵医嘱规律用药“稳住”血压、血糖等指标,并定期监测。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晨起后有这3种表现,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 (2025-04-01)
- 江西对50岁至74岁人群免费开展肺癌重点筛查 (2025-03-28)
- 入睡难怎么办?专家回应睡眠热门话题 (2025-03-26)
- 莫把结核当感冒 专家提醒儿童结核病防治关注这四点 (2025-03-25)
- 吃药的这几个误区 你避开了吗? (2025-03-24)
- 流感仍处于中流行水平 疫苗接种便利性亟需提升 (2025-03-06)
- 春季重点传染病如何防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画重点 (2025-02-28)
- 何为钙化?医生提醒: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 (2025-02-27)
- 春季消化道疾病易发 专家提示注意卫生 (2025-02-25)
- 专家提示:提前科学用药,改善春季花粉过敏 (2025-02-2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