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不同的节气食养药膳选择有什么不同?专家解答 |
![]()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5日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饮食中的中医养生”专题发布会,介绍食养药膳在中医药健康促进方面有关工作开展情况。会上,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就“针对不同的节气食养药膳选择有什么不同”的提问指出,中医讲“药补不如食补”,通过日常的饮食来预防治疗疾病,或者进行自我的健康管理,这是中医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食疗,讲究要三因制宜,需要结合不同的时节、人群、地域给予个性化的食疗计划,我们知道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以及二十四节气的更替变化,人体在节气变化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些适应性的或者不适应性的反映。
张忠德指出,以目前来看,现在已经到了立夏季节的第十天,七天以后就到了端午节前后的小满季节,这个节气在民间叫“五月毒”,也叫“龙舟雨”,气温很高,雨水很多,湿气很重,南北地域差异也非常重。南方地区湿热偏重,出汗很多,人体的阳气就外泄。外界里面的湿邪就容易侵蚀到人体,引起各种的湿疹、疮疖,以及一系列胃肠道的不适,如胃口不好、肚子胀、大便不成型等等,这时候清热化湿为主,可用白扁豆、赤小豆、薏苡仁等做成的药膳,比如白扁豆、赤小豆、生姜煮的瘦肉汤,或者用木棉花、薏苡仁、陈皮煮的排骨汤等等药膳。
张忠德称,北方地区这时候气温开始上涨,雨水增加,但早晚温差特别大,湿热慢慢的起来,这个时候往往夹风夹寒,所以除了胃肠道问题以外,这时候北方地区很多人会出现鼻子痒、皮肤痒、眼睛痒等过敏症状,这时候除了祛湿、祛热之外,同时要兼顾补气健脾,在上面的基础上,北方会加一些党参、西洋参、太子参、五指毛桃、赤小豆,如五指毛桃或者党参、瘦肉煮的汤。
张忠德表示,天气再热一点,进入三伏天以后,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雨水特别多了,这个时候高温高湿,暑、湿、热并重,这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苦瓜、冬瓜、西瓜、绿豆,加大化暑湿的药物,健脾的力度,再给予一些荷叶、莲子芯、灯芯花、淡竹叶这些清心除烦的药物在里面,它就会对三伏天的天气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要注意,如果你平时脾胃很虚弱的、脾胃不太好的,就注意不要长期吃,吃一两次就可以了。
张忠德介绍,其他季节,比如说秋季的气候干燥,大家都会懂得,吃雪梨、石榴、蜂蜜等滋阴润燥的。冬季很寒冷,我们吃什么?当归、艾叶、羊肉汤来温阳祛寒。春季的时候,春潮来袭,就是从严寒慢慢的往温暖潮湿过渡,这种节气就吃生姜、藿香、紫苏叶、艾叶、佛手,“以疏肝健脾化湿”为原则进行治疗。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针对不同的节气食养药膳选择有什么不同?专家解答 (2025-05-16)
- 中疾控发布2025年“五一”假期健康防护提示 (2025-04-30)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健康防线从娃娃抓起 (2025-04-23)
- 晨起后有这3种表现,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 (2025-04-01)
- 江西对50岁至74岁人群免费开展肺癌重点筛查 (2025-03-28)
- 入睡难怎么办?专家回应睡眠热门话题 (2025-03-26)
- 莫把结核当感冒 专家提醒儿童结核病防治关注这四点 (2025-03-25)
- 吃药的这几个误区 你避开了吗? (2025-03-24)
- 流感仍处于中流行水平 疫苗接种便利性亟需提升 (2025-03-06)
- 春季重点传染病如何防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画重点 (2025-02-2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