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thods:绘制高通量细胞相互作用图谱,科学家成功解锁免疫细胞互动的奥秘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8-19 11:47
Interact-omics 框架为研究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其高通量和低成本特性使其能应用于大规模的实验,从而为免疫治疗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当今医学研究领域,治疗的进展备受瞩目,从癌症治疗到传染病防控,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如今,免疫治疗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个体对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比如,在急性淋巴细胞(B-ALL)的治疗中,使用双特异性抗体 blinatumomab 的患者中约有 40% 的患者对治疗无反应,这种差异可能与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因此,深入研究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研究方法在细胞相互作用的检测上存在局限性,比如低通量、高成本和长处理时间。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Methods上题为 Ultra-high-scale cytometry-based cellular interaction mapping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流式细胞术的框架 Interact-omics,其能以超高分辨率和规模准确绘制所有免疫细胞类型的细胞景观和细胞相互作用,从而为免疫治疗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工具。
文章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名为Interact-omics的新型框架,其能利用流式细胞术技术,以超高通量、低成本和快速的方式精确地绘制出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网络,这一技术的现实意义在于其不仅能帮助科学家们更深入地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机制,还能为开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比如,通过分析特定免疫疗法(如 细胞疗法和双特异性抗体疗法)引起的细胞相互作用,研究人员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些疗法的作用机制从而优化治疗策略。
在上,Interact-omics 框架能通过诱导特定的细胞相互作用,并利用流式细胞术的高通量特性同时测量细胞表面标记和细胞间的物理相互作用;实验中,研究人员首先使用特定的抗体或刺激物来诱导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收集数据,并利用先进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这些数据从而识别出相互作用的细胞群体。这种方法不仅能检测到细胞间的直接接触,还能通过分析细胞表面标记的共表达来推断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一种基于细胞计数的框架或能用于准确识别物理性的细胞间相互作用
文章中的实验对象包括人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小鼠脾细胞等,研究者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是流式细胞术,其是一种能快速分析和分选细胞的实验技术。使用的材料包括各种细胞表面标记的抗体,其能特异性地结合到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上从而帮助研究人员识别和区分不同的细胞类型。整个实验流程从细胞的培养和处理开始,经过流式细胞术的数据采集,再到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设计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论表明,Interact-omics 框架能以极高的分辨率和规模准确地绘制出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图谱。通过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就能观察到在特定免疫刺激下不同细胞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及这些相互作用如何随时间变化,这些发现不仅为理解免疫系统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开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Interact-omics 框架为研究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其高通量和低成本特性使其能应用于大规模的实验,从而为免疫治疗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通过精确绘制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网络,研究人员也能更好地理解免疫系统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工作方式进而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外,Interact-omics 框架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也使其能适应不同的研究需求,从基础生物学研究到临床应用开发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Vonficht, D., Jopp-Saile, L., Yousefian, S.et al..Nat Methods (2025). doi:10.1038/s41592-025-02744-w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无痛逆转牙周炎?!最新国人研究:打一针牙髓干细胞,不用开刀就能让受损的牙周组织自己长回来 (2025-08-19)
- 韩春雨新论文:开发新型PCR技术,实现快速、高精度DNA检测,且无需精密仪器 (2025-08-19)
- Blood:新发现!即使几个突变细胞也会对血液癌症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025-08-19)
- Nat Methods:绘制高通量细胞相互作用图谱,科学家成功解锁免疫细胞互动的奥秘 (2025-08-19)
- 癌症“信使”添新证!Tumor Adv Sci:肿瘤囊泡携miR-485-3p伤心肌,线粒体受损加剧缺血再灌注危害 (2025-08-19)
- 首次!肿瘤完全消失半年,创新疗法亮眼结果公布 (2025-08-18)
- 肺感染治疗见新希望!Eur J Pharm Sci:细菌脂质包被多孔颗粒载药后,抗结核效力显著提升,对细胞内外分枝杆菌抑制与杀灭效果更优 (2025-08-18)
- ACS Sens新发现:红细胞膜“加持”的纳米平台,高效捕获并量化细胞外囊泡,助力疾病研究 (2025-08-18)
- 《细胞》子刊:他汀又立大功!中国科学家建立最大胰腺癌类器官库,首次证实他汀可改善胰腺癌化疗耐药问题,超7成晚期患者或可获益 (2025-08-17)
- 汪阳明团队创新双组学技术MAPIT-seq:在单细胞水平同时绘制RNA结合蛋白作用图谱与基因表达图谱的新利器 (2025-08-1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