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比肩最毒阿尔茨海默病基因!港科大团队发现,TREM2 H157Y危险程度与APOE4相当 |
![]() |
来源:奇点糕 2025-09-23 09:58
研究基于此前团队在香港华人队列中鉴定出的TREM2 H157Y携带者,整合临床病例、神经影像学和血液蛋白质组数据,探讨了该变异对AD的影响。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在(AD)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在小胶质细胞上表达,通过促进小胶质细胞的趋化作用以及在淀粉样斑块周围形成屏障,在对抗淀粉样病理方面发挥保护作用,从而减少淀粉样蛋白对邻近神经元的毒性影响。多种TREM2变异,包括R47H、R62H、D87N和H157Y,与AD风险增加有关。
然而,关于这些TREM2变异对疾病发病年龄和临床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此外,很少有研究探讨这些变异对AD病理标志之外的其他疾病相关内表型或生物过程的影响。因此,这些TREM2变异对AD临床表现、相关内表型以及发病机制的具体作用仍不清楚。
H157Y变异位于TREM2蛋白的剪切位点,会增强蛋白的脱落,导致细胞表面TREM2减少、可溶性TREM2增加。该变异在中国人群中更常见,但其对AD病理的影响尚不明确。
在最近的Alzheimer s Dementia杂志上,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1],他们基于此前团队在香港华人队列中鉴定出的TREM2H157Y携带者,整合临床病例、神经影像学和血液蛋白质组数据,探讨了该变异对AD的影响。
携带TREM2H157Y的AD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AD病理、更显著的神经退行性病变以及更快速的临床进展。即使是认知正常的个体,携带该变异,血液蛋白质组也显示出与神经退行性病变和炎症相关的变化。此外,无论是否患AD,TREM2 H157Y都与和相关过程的改变有关。
研究人员首先对遗传变异队列进行了临床病例研究,这个队列由6个家族组成,每个家族都包含携带TREM2H157Y单个拷贝的个体及其家庭成员。
另外,他们通过3个队列建立了多组学数据集,队列1收集了神经影像学和血浆AD生物标志物,队列2收集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蛋白质,队列3收集了广泛的与疾病和生物过程相关的蛋白质。以上所有参与者均为香港华人。
在临床病例分析中,TREM2H157Y与AD风险显著升高相关,携带者的AD风险是非携带者的9.13倍。该变异的等位基因频率在整个香港华人群体中为0.220%,在AD患者中为0.455%。值得注意的是,携带一个TREM2H157Y等位基因所带来的AD风险,与携带一个APOE ε4等位基因所带来的风险相当。
研究人员观察到,携带该变异的个体在被为轻度认知障碍(MCI)或AD的年龄并没有早于非携带者,但是他们的疾病进展更快。
由于遗传变异队列中存在一个显著的APOE基因型趋势,即所有患AD的H157Y变异携带者都同时携带一个APOE ε4等位基因,而那些不携带ε4的变异者仅发展到MCI阶段。因此,研究人员尝试验证了TREM2H157Y变异是否影响疾病进展。
他们发现,携带一个TREM2H157Y变异和一个APOEε4等位基因的患者从MCI阶段进展到中度AD的速度更快。相比之下,携带一个H157Y变异和APOEε3纯合子患者,其病程进展速度与典型AD相似。
在疾病内表型方面,携带TREM2H157Y的AD患者认知受损更严重,蒙特利尔认知评分显著更低;脑容量减少更明显,主要体现在脑灰质总量和皮质体积方面。此外,携带TREM2H157Y的AD患者病理更严重,神经退行更显著,pTau217和神经丝轻链蛋白(NfL)水平均显著升高。
携带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分、灰质和皮层体积减少
在与疾病和生物过程相关的蛋白质中,TREM2H157Y携带者呈现异常的血液蛋白表达谱,涉及免疫、血管与骨骼系统,有20种蛋白质在校正后仍有显著差异,涵盖了细胞迁移、黏附、增殖,免疫系统过程,以及血管发育与重塑。从细胞来源上看,差异蛋白主要来源于外周免疫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基质细胞和T细胞。
不但如此,携带TREM2H157Y的认知正常个体也表现出类似的,炎症反应和外周免疫细胞功能,以及疾病相关血液蛋白的改变,这表明,TREM2H157Y可能在临床前阶段就启动了病理过程,有成为临床前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表明,这个在中国人群中更常见的AD相关变异TREM2H157Y会显著增加AD风险,且水平与APOEε4相当,与APOEε4共同促进疾病进展。携带变异的患者有更快的认知下降和脑灰质萎缩,更重的神经退行性病理变化和免疫、血管等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
未来,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这一变异对AD的影响,并扩大中国和东亚人群中的研究样本量,为携带者制定更早期、更积极的干预方案。
参考文献:
[1] Tsui JSM, Au DM, Uhm H, et al. The TREM2 H157Y variant is associated with more severe neurodegeneration in Alzheimer s disease and altered immune-related processes. Alzheimer s Dement. 2025; 21: e70586. https://doi.org/10.1002/alz.7058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10款1类新药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 (2025-09-23)
- 助力生物医药发展!中欧医药中心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顺利备案 (2025-09-23)
- AD:比肩最毒阿尔茨海默病基因!港科大团队发现,TREM2 H157Y危险程度与APOE4相当 (2025-09-23)
- CRM:这思路,绝了!中国医大/浙大/复旦团队,将中性粒细胞变成“顺风车”,搭载溶瘤病毒入瘤,上演“车毁瘤亡” (2025-09-22)
- 放疗后口腔鳞癌的“微小囊泡”藏抗瘤关键!Int J Radiat Biol揭示miR-198-5p/MYD88调控巨噬细胞新机制 (2025-09-22)
- 《细胞》:癌症贫血新机制!科学家发现,骨转移乳腺癌细胞会劫持辅助造血的巨噬细胞,偷吃成红细胞的铁,为自己增强抗低氧环境的能力 (2025-09-22)
- mSystems:科学家揭秘药物使用对机体肠道菌群的长期影响 (2025-09-22)
- Nat Commun:大脑“地图”新突破!科学家成功绘制出小鼠海马体分子图谱 (2025-09-22)
- 科学家在实验室“种”出了肾脏!Cell Stem Cell重磅:这个“迷你肾脏”,能造尿还能测药效 (2025-09-22)
- Nature:杏仁核—肝脏信号通路协调应激时的血糖反应 (2025-09-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