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RCCM:血液里的“预警信号”!科学家发现肺纤维化早期检测新希望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10-13 15:42
研究发现,血液中的特定蛋白质可以像“预警系统”一样在肺部出现明显病变前就发出危险信号,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彻底改变我们对抗这种致命疾病的方式。如今,间质性肺病(ILD),这个听起来陌生的医学名词,正悄然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威胁。作为肺移植的首要原因,这类疾病每年导致数以万计的患者呼吸困难、肺部逐渐 石化 。据,全球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肺移植手术是为了挽救ILD患者的生命。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患者在确诊时肺部已严重受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现有的治疗药物虽能延缓疾病进展,却常伴有肝功能损伤、严重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让患者苦不堪言。
然而,希望正在浮现。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上题为 Associations of High Attenuation Area Related Proteomic Biomarkers with Fibrotic or Subpleural Interstitial Lung Abnormalities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弗吉尼亚大学健康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发现,血液中的特定蛋白质可以像 预警系统 一样在肺部出现明显病变前就发出危险信号,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彻底改变我们对抗这种致命疾病的方式。
肺部CT上的 灰色警报 :高衰减区域
要理解这项突破,首先要认识一个关键指标,即高衰减区域(HAA),在肺部CT扫描中,这些区域就像晴空中的乌云,代表着早期的炎症和纤维化改变。John S. Kim博士表示,想象一下,健康的肺部本该像蓬松的棉花,而HAA区域则像是棉花里开始出现的硬结,问题是,当我们在CT上看到这些变化时,肺部损伤往往已经发生。
血液中的 分子侦探 :75个关键蛋白的发现
文章中,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规模空前的探索,他们分析了来自两个大型研究项目的7,267名参与者数据:1)MESA研究(多民族动脉粥样硬化研究):5,486人;2)SPIROMICS研究(COPD亚群和中度结局指标研究):1,781人。
通过先进的适体技术平台,科学家们在血液中发现了75个与HAA显著相关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主要参与:1)细胞趋化:引导免疫细胞前往病变部位;2)细胞生长与凋亡:调控肺部细胞的生死平衡。这就像在血液中发现了75个 分子侦探 ,每个都在用独特的方式报告肺部的健康状况。
预测未来:7个蛋白的 预言 能力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这75个蛋白中,有7个展现出预测未来的能力;在对MESA参与者进行10年随访后发现,这些蛋白水平较高的人发展成纤维化或胸膜下间质性肺异常(ILAs)的风险显著增加。其中两个蛋白表现尤为突出,即连接粘附分子样蛋白和GTP环水解酶1反馈调节蛋白。
当研究人员对肺纤维化患者的组织进行染色时,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两个蛋白在纤维化区域高度表达。这就像在犯罪现场找到了确凿证据,这些蛋白不仅是血液中的信号,更直接参与了肺部的病变过程。
为什么这项研究如此重要?
(1)早期预警成为可能:首次在大规模人群中证实,血液生物标志物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0年预测肺病风险。
(2)多中心验证确保可靠性:结合两个独立大型队列,研究结果更具普适性和说服力。
(3)机制探索深入:不仅发现相关性,更通过组织染色探索了蛋白质在病变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4)临床应用前景广阔:为高危人群提供了便捷、无创的新方法。
临床意义:从 治已病 到 防未病
这项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科学发现,更在于其可能带来的革命:1)筛查高危人群,研究人员希望这些生物标志物能与肺部影像、基因组学等工具结合识别ILD高风险人群;2)指导预防性治疗,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五年资助后,研究人员计划开展预防性临床试验,为高危人群提供早期干预;3)个体化治疗,不同患者的蛋白特征可能提示不同的疾病亚型,为精准医疗奠定基础。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健康的奥秘不仅藏在器官的宏观结构中,更编码在血液的微观世界里;当科学家学会这些 分子密语 ,我们就能在疾病发起攻击前筑起防线。对于数百万潜在的ILD患者而言,这项突破意味着:在肺部开始 结冰 之前,警报已经响起;在呼吸困难来临之前,希望已然降临。(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John S. Kim,Catherine L. Debban,Daniel E. Guzman, et al. Associations of High Attenuation Area Related Proteomic Biomarkers with Fibrotic or Subpleural Interstitial Lung Abnormali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25, doi:10.1164/rccm.202503-0610oc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ure:为何男性和吸烟者更易患膀胱癌? (2025-10-13)
- AJRCCM:血液里的“预警信号”!科学家发现肺纤维化早期检测新希望 (2025-10-13)
- Pediatr Investig:被忽视的儿童基孔肯雅热,蚊子叮一口,为何让孩子更受伤? (2025-10-13)
- Nature Genetics:昌平实验室赵亚杰等揭示肥胖与2型糖尿病新的风险基因 (2025-10-13)
- Science:肿瘤微环境的“酸”爽真相!癌细胞的能量代谢“变奏曲” (2025-10-13)
- 《细胞·代谢》:刷新认知!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精子miRNA可作为表观遗传信息载体,实现父代运动能力代际遗传 (2025-10-13)
- 【10月16日直播预告】科研加速度!百趣生物新一代代谢组学NGM 3新品发布会 (2025-10-13)
- Cancer Cell:浙江大学梁廷波团队发布序贯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胰腺癌的3期临床数据 (2025-10-12)
- 广州国家实验室论文登上Cell Stem Cell封面:成功构建高保真人类着床后胚胎模型 (2025-10-12)
- 15亿美元,BMS收购一家in vivo CAR-T公司,诺奖得主与华人学者联合创立,利用环状RNA在体内生成CAR-T细胞 (2025-10-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