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款1类新药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 |
![]() |
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以及公开资料梳理,本周(9月15日~9月20日),有10款1类创新药首次在中国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IND)。这些产品涵盖蛋白降解疗法、抗体、细胞疗法等。
泽璟生物:注射用ZGGS34
作用机制:MUC17/CD3/CD28三抗
适应症:治疗MUC17阳性晚期实体瘤
泽璟生物申报的1类新药注射用ZGGS34获批临床,拟用于MUC17阳性晚期实体瘤(如胃癌、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等)的治疗。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款三特异性抗体药物,属于三特异性T细胞结合器类抗体分子(TriTE)。ZGGS34(MUC17/CD3/CD28)针对T细胞上的CD3和CD28,以及肿瘤相关抗原(TAA)MUC17。ZGGS34分子中引入了CD28激动抗体,而CD28是T细胞活化的关键第二信号,主要在T细胞表面表达,对T细胞的激活、增殖和存活非常重要。CD28与抗原呈递细胞(APC)上的CD80/CD86结合后,降低TCR激活阈值,增强T细胞增殖、代谢及抗凋亡能力,从而使ZGGS34相对于典型的BiTE分子具有更强的激活T细胞能力,以及持续的T细胞肿瘤杀伤能力,增强抗肿瘤免疫作用。
恒瑞医药:SHR-4298注射液
作用机制:生物制品新药
适应症:实体瘤
恒瑞医药申报的1类新药SHR-4298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实体瘤。根据受理号可知,这是一款生物制品新药。
恒瑞医药:HRS-2329片
作用机制:化药新药
适应症:携带RAS突变或扩增的实体瘤
恒瑞医药申报的1类新药HRS-2329片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携带RAS突变或扩增的实体瘤。根据受理号可知,这是一款化药新药。
宸安生物:CA111注射液
作用机制: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
适应症:成人长期体重管理
智飞生物控股子公司重庆宸安生物申报的1类新药CA111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发用于成人长期体重管理。公开资料显示,这是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双受体协同发挥作用。该产品因双激动剂协同互补,可以有效降低给药的副作用。
和径医药:HJ-004-02片
作用机制:EGFR-PROTAC
适应症:非小细胞肺癌
和径医药1类新药HJ-004-02片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据和径医药新闻稿,这是一款新一代针对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EGFR-PROTAC),对EGFR经典突变、罕见突变及耐药突变均有效。HJ-004-02旨在通过蛋白降解机制解决目前临床三代小分子的耐药性问题,具有达到更好临床药物疗效的潜力。
阿斯利康(AstraZeneca):AZD9574
作用机制:PARP1抑制剂
适应症:晚期实体瘤
阿斯利康(AstraZeneca)申报的1类新药AZD9574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晚期实体瘤。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款可以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PARP1抑制剂。在小鼠颅内肿瘤移植模型中,它能够有效缩小肿瘤超过155天,并且未表现出显著毒性。
康方生物:注射用AK138D1
作用机制:HER3靶向ADC
适应症:晚期恶性肿瘤
康方生物申报的1类新药注射用AK138D1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公开资料显示,这是康方生物研发的差异化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ER3)的抗体偶联药物(ADC)。该产品抗体部分为全人源化抗HER3 IgG1抗体Patritumab,通过可裂解的连接子MC-AAA(马来酰亚胺-丙氨酸-丙氨酸-丙氨酸)与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DXd偶联而成。与肿瘤细胞上的HER3结合后,该ADC经过内化进入肿瘤细胞,随后其连接子被裂解并释放具有膜通透性的DXd,进而导致DNA损伤和细胞凋亡。
再鼎医药:ZL-1109注射液
作用机制:抗IGF-1R抗体
适应症:甲状腺眼病
再鼎医药申报的1类新药ZL-1109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甲状腺眼病。公开资料显示,ZL-1109注射液(VRDN-003)是一款皮下注射抗IGF-1R抗体,具有延长的半衰期,早期研究数据支持VRDN-003的给药频率为每8周一次。
智翔金泰:GR2301注射液
作用机制:重组全人源抗IL-15单克隆抗体
适应症:白癜风
智翔金泰1类新药GR2301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白癜风。公开资料显示,GR2301注射液是智翔金泰自主研发的重组全人源抗IL-15单克隆抗体,可通过结合人IL-15,阻断IL-15与IL-15R 以及IL-15 IL-15R 复合物与IL-2R IL-2R 复合物结合,抑制下游IAK-STAT信号通路,达到治疗因IL-15表达失调导致的白癜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效果。
恒峰铭成生物:HF00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
作用机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适应症:2型糖尿病
恒峰铭成生物申报的1类新药HF00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2型糖尿病。此前有研究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在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对外源性胰岛素需求方面具有显著潜力。
期待这些在研新药后续临床研发进程顺利,早日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参考资料:
[1]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Retrieved Sep 20, From https://www.cde.org.cn/main/xxgk/listpage/4b5255eb0a84820cef4ca3e8b6bbe20c
[2]各公司官网及公开资料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10款1类新药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 (2025-09-23)
- 助力生物医药发展!中欧医药中心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顺利备案 (2025-09-23)
- AD:比肩最毒阿尔茨海默病基因!港科大团队发现,TREM2 H157Y危险程度与APOE4相当 (2025-09-23)
- CRM:这思路,绝了!中国医大/浙大/复旦团队,将中性粒细胞变成“顺风车”,搭载溶瘤病毒入瘤,上演“车毁瘤亡” (2025-09-22)
- 放疗后口腔鳞癌的“微小囊泡”藏抗瘤关键!Int J Radiat Biol揭示miR-198-5p/MYD88调控巨噬细胞新机制 (2025-09-22)
- 《细胞》:癌症贫血新机制!科学家发现,骨转移乳腺癌细胞会劫持辅助造血的巨噬细胞,偷吃成红细胞的铁,为自己增强抗低氧环境的能力 (2025-09-22)
- mSystems:科学家揭秘药物使用对机体肠道菌群的长期影响 (2025-09-22)
- Nat Commun:大脑“地图”新突破!科学家成功绘制出小鼠海马体分子图谱 (2025-09-22)
- 科学家在实验室“种”出了肾脏!Cell Stem Cell重磅:这个“迷你肾脏”,能造尿还能测药效 (2025-09-22)
- Nature:杏仁核—肝脏信号通路协调应激时的血糖反应 (2025-09-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