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睡不够难长高”!Cell:大脑暗藏生长激素"调节开关",睡眠与觉醒的平衡密码被破解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9-28 12:54
最新研究中,终于剖析了睡眠期间控制生长激素释放的大脑神经回路,并发现了一种能精细平衡生长激素水平的新型大脑反馈机制。正如每位健身爱好者深知的那样,深度安稳的睡眠能提升生长激素(GH)水平,进而强健肌肉骨骼、促进脂肪燃烧;对青少年而言,缺乏充足睡眠带来的生长激素不足,更可能让身高潜力难以充分发挥。但长期以来,为何睡眠不足 尤其是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这一早期深睡阶段缺失,会导致生长激素水平下降,始终是个未解之谜。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团队在《细胞》杂志发表的最新研究中,终于剖析了睡眠期间控制生长激素释放的大脑神经回路,并发现了一种能精细平衡生长激素水平的新型大脑反馈机制。这些发现为理解睡眠与激素调节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清晰路线图,更有望为治疗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帕金森病等退行性疾病相关的睡眠障碍开辟新路径。
人们早就知道生长激素释放与睡眠紧密相关,但此前的认知大多来自睡眠期间的抽血检测, 该研究第一作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神经科学系及海伦・威尔斯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后 Xinlu Ding 指出, 我们首次直接记录小鼠的神经活动来观察背后的机制,相当于搭建了一个基础神经回路框架,为未来开发各类治疗方法提供了依据。 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因为生长激素负责调节葡萄糖和脂肪代谢,而睡眠不足导致的生长激素失衡,正是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的重要诱因。
控制生长激素释放的关键 玩家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神经元和两种生长抑素(SST)神经元,深藏在所有哺乳动物共有的古老大脑中枢 下丘脑中。它们在睡眠-觉醒周期中协同工作,精准调控生长激素的分泌。研究团队通过将电极植入小鼠大脑,结合光刺激下丘脑神经元并监测活动变化,揭开了这一神经内分泌回路的运作奥秘。由于小鼠的睡眠呈碎片化(每次仅几分钟),无论白天黑夜都有多次睡眠 - 觉醒转换,这为捕捉不同状态下的生长激素变化提供了绝佳条件。
借助先进的回路追踪技术,研究人员发现,促进生长激素释放的 GHRH 和抑制其释放的 SST,在快速眼动睡眠(REM)和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间有着截然不同的 工作模式 :在 REM 睡眠时,GHRH 和 SST 会同时出现强烈活性激增,相互作用下推动生长激素释放;而在 NREM 睡眠时,调节机制更为温和 SST 活性降低,GHRH 活性仅适度上升,通过这种 一减一增 的平衡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尽管两种睡眠状态下的生长激素平均水平相近,但由于小鼠在 NREM 睡眠上花费的时间远多于 REM 睡眠,因此大部分生长激素释放实际发生在 NREM 阶段。
更令人惊喜的是,研究发现了一条此前未被认知的反馈通路:释放到体内的生长激素会 反向作用 于脑干的蓝斑区(LC)神经元,增强其兴奋性。蓝斑区是负责觉醒、注意力、认知和探索行为的关键脑区,其功能失调与多种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这种反馈形成了一种类似 阴阳平衡 的稳态调节:睡眠期间,生长激素逐渐积累并刺激蓝斑区,推动大脑向觉醒状态过渡;而 Dan Silverman 在早前研究中已发现,当蓝斑区过度兴奋时,反而会触发睡意。
这说明睡眠和生长激素构成了一个精密平衡的系统:睡眠过少会减少生长激素释放,而过多的生长激素又会推动大脑转向觉醒, Silverman 解释道, 睡眠驱动生长激素释放,生长激素又反馈调节觉醒,这种平衡对身体生长、组织修复和代谢健康至关重要。
更值得关注的是,生长激素通过蓝斑区发挥作用,而蓝斑区在觉醒时控制着整体大脑兴奋度,因此这种平衡可能还对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产生广泛影响。 生长激素不只是帮你增肌强骨、减少脂肪,还可能带来认知益处,在你醒来时提升整体觉醒水平, Ding 补充说。
对于未来的应用,研究团队充满期待。 理解生长激素释放的神经回路,最终可能指向新的激素疗法,要么改善睡眠质量,要么恢复正常的生长激素平衡, Silverman 表示, 目前已有实验性基因疗法能靶向特定细胞类型,而这个新发现的回路或许能成为调节蓝斑区兴奋性的新切入点。这是此前从未被探讨过的方向。 (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Xinlu Ding et al, , Cell (2025). DOI: 10.1016/j.cell.2025.05.03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ancer Cell:卞修武院士团队揭示生酮饮食通过肠道菌群对抗脑肿瘤 (2025-09-28)
- 西湖大学一周内集齐Cell、Nature、Science三大顶刊 (2025-09-28)
- 怪不得“睡不够难长高”!Cell:大脑暗藏生长激素"调节开关",睡眠与觉醒的平衡密码被破解 (2025-09-28)
- 建设世界一流脐带血干细胞公共资源实体库:北京市脐带血库二十三年的光荣与梦想 (2025-09-28)
- Science:新研究揭示主要传播疟疾的蚊子物种的基因组进化 (2025-09-28)
- JAMA Dermatol:地中海饮食可使轻度至中度牛皮癣患者的症状减轻75% (2025-09-28)
- 护肝片哪个牌子效果最好?十大保肝护肝产品成分大比拼,年度口碑与实力双料第一名揭秘 (2025-09-28)
- 从2025年中国卫生倒退论坛看“三医”协同 (2025-09-28)
- Cell:新研究为开发下一代结核病疫苗铺平道路 (2025-09-28)
- 北京药品医疗东西立异服务站(海淀)揭牌 (2025-09-2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