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我国恐无抗生素可用

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我国恐无抗生素可用

  日前,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负责人指出,目前我国抗菌药物耐药率居高不下,院内感染前5位的致病菌耐药情况不断恶化,“超级耐药菌”临床分离率日益攀升。这表明,现有药物对付超级耐药病菌越来越难。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自此之后,抗生素为维护人类健康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然而,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它通过作用于细菌达到目的,但总有一些细菌没杀死,并产生耐药基因,这种基因在后代里累积,临床耐药性越来越高。人类一旦感染,会逐步走向无药可医的境地。几十年前,人们已经发现了“超级耐药菌”,并将其视为“隐形杀手”。

 

     但是,我国的抗生素耐药问题尤为突出。据有关资料表明,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抗生素院内使用率在20%左右,因此大部分人使用青霉素就能轻松治好病。我国为60%以上,绝大部分地区的人已经出现对青霉素耐药。

 

  有人甚至预言,鉴于抗生素研发速度赶不上细菌的繁殖速度,我国将可能比别的国家更早面临无抗生素可用的境况。

 

     专家认为,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对耐药的后果认识不足,是耐药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我国虽然已于2004年和2009年分别颁布了《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但医疗机构对于上述指南及法规的执行仍不到位。

 

  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近几年用药前10位的一半是抗生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医院过度追求经济利益。

 

     目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补偿不足,大部分公立医院靠创收弥补不足,其中药品收入占了四成以上,形成了以药养医的机制。

 

  多年来,抗生素一直以其使用广、利润高、回扣丰,成为医院药品收入中的“老大”。很多医生变成“抗生素医生”,充当了这个“隐形杀手”的帮凶。医生的盲目诱导,往往让患者只看到了抗生素的快速有效,却忽视了其耐药后果。

 

     那么,怎样才能扭转抗生素滥用的局面?根本出路就在于,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从而彻底斩断抗生素背后的利益链条,遏制医生的逐利冲动。这不仅关系到百姓的健康,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加大投入、规范医院管理,另一方面要狠刹药品回扣之风,提高医生的道德水平。同时,公众也要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能口服的不注射,能注射的不输液,避免因病菌耐药导致的严重后果。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