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中医药行业要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中医药行业要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在机遇与责任的双重力量推动下,中医药走到了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碰撞、交流、交融的最前沿--中医药要打好民族文化牌。 近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就文化建设指出,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针对胡锦涛提出的“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有评论称这是总书记就推进中国文化建设提出的一个重大观点,是总书记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出的总动员令和新号令,也是在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可持续发展亟须面对和解答的一道新命题。

 

     胡锦涛的讲话,对于中医药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中医药以其最具中华文化代表性的文化价值和保障民众健康的医疗保健实用价值,最有可能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也最有可能通过民族文化品牌输出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不久前,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出席澳大利亚一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时,也称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因此,中医药在机遇与责任的双重力量推动下,走到了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碰撞、交流、交融的最前沿。振兴中医药就是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总动员令和新号令”的最好响应,也是破解中国可持续发展面对的“新命题”的答案之一。

 

     中医药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一张闪亮的名片,背负着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使命。中医药此前几十年在国际上的迅速传播,已经展现出越来越大的品牌效应,这种品牌效应将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并使接受对象产生良好的依从性。

 

     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以品牌作为载体。最早代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是针灸。现在,很多国家承认针灸的合法化,针灸已经成为中医药在国际社会的一个知名品牌,今后还要打造更多像针灸这样被世界广泛认可的品牌,提升中医药的整体品牌效应,提高国际竞争力。

 

     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提出了“先内后外、以外促内,先文后理、以文带理,先药后医、医药互动,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先点后面、点面结合,先民后官、以民促官”的指导原则,全面提出了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发展思路,成为中医药国际化之路的“指南针”。

 

     不难想象,只要抓住历史机遇,顺应时代需求,中医药不仅能够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潮中确立自己的位置,也将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