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尼药品市场前景乐观,中尼医贸持续发展

尼药品市场前景乐观,中尼医贸持续发展

  据预测,在未来5年,尼日利亚药品市场规模将以14.3%的CAGR增长,抗感染类、疟疾和肺结核类药物拥有很大市场空间。2009年我对尼西药剂出口数量比上年增长22.54%,出口额占我西药制剂对非出口总额的24%以上。

 

     虽然2009年全球经济大衰退,但是尼日利亚政府并未削减医疗开支。2009年6月,尼卫生改革基金会、国家议会和卫生部开始联合起来改革卫生系统,改善基层医疗卫生状况。

 

  同时,尼政府正在努力推行国家医疗保险法案,并已制订了改善医疗保健供应的千年发展目标,目的是给公众提供公平合理的医疗服务。

 

     一份来自欧洲商业咨询公司BMI的统计显示,2009年,尼日利亚药品市场规模为6亿美元,未来5年,将以14.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预计到2014年会达到11.8亿美元。

 

     但是,庞大的假药市场、短缺的医疗保健基金、腐败以及其它一系列因素使得尼日利亚的医药商业投资环境不令人乐观,仅排在全球第70位,在中东和东非地区也仅排第16位。此外,尼人均药品支出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有4美元,2008年,全国药品支出也仅占GDP的0.3%。


    长期发展前景乐观

 

     以尼日利亚当地货币计算,未来5年,尼药品支出将会以3.2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若以美元计算,未来几年药品支出实际年均增长率应为1.59%,到2013年,达到6.95亿美元,占GDP的比例将从2008年的2.8%下降到2%。

 

     对尼日利亚制药行业来说,今后4年的发展形势仍被看好。根据国际商业观察BMI的预测,到2013年,尼处方药市场规模将会增加到5.65亿美元,占整个药品支出的81%。OTC药品市场发展相对缓慢,预计到2013年,OTC市场规模为1.3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不到1%,这可能与假药多以OTC形式存在有关。

 

     因为非洲国家缺医少药,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所以大多数患者倾向于自我医疗,作为OTC药品的止痛药就成了首选。据统计,2008年,镇痛药所占市场份额高达2678万美元,占OTC市场的比例为20.6%,预计到2013年,OTC镇痛药将会增加到4000万美元。

 

  目前,许多跨国药企已经开始采取市场推广手段来提高OTC药品的份额,如葛兰素史克(GSK)已经通过广告建立其必理通(Panadol)品牌,并已在包括尼日利亚在内的85个国家和地区推广上市。

 

     2008年,尼日利亚仿制药市场份额为1.85亿美元,预计未来将以3%的年均增长率增长,到2013年,市场份额将增加到2.15亿美元,占到整个药品市场的比例超过70%。

 

  此外,政府为鼓励本土生产抗病毒药,取消了用于生产救命药的原料药关税,这对致力于开发非洲市场的仿制药生产商来说,前景广阔。

 

     除了积极的经济发展数据外,尼日利亚GDP的强劲增长,政府医疗保健支出的增加,人口数量的日益上升、国家医疗保险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医院数量的增加和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都是推动尼医药市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中尼医贸持续发展

 

     去年,我国对尼日利亚出口医药产品数量为36.45万吨,同比2008年增加5.62%,出口额为1.68亿美元,同比2008年下降了2.99%。其中出口比例最大的是西药原料,占我对尼出口额的34.84%,其次为西成药、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和一次性耗材。

 

     2009年,在金融危机和假药事件对我国药品出口产生严重影响的环境下,我国对尼日利亚生化药出口实现了大幅增长,出口额达到了1131.24亿美元,同比2008年增长了63.06%。

 

  此外,尼目前已经成为我西药制剂对非出口第一大国,2009年,我对尼西药制剂出口数量为4.67万吨,同比2008年增加了22.54%,出口额达到5613万美元,占我西药制剂对非出口总额的24%以上,且主要为抗感染药、镇痛药、抗疟药青蒿素和一次性耗材及医院诊断设备等。

 

     尽管如此,我们还应看到近年来连续发生的假药事件对我向非出口的影响,以及印度作为尼日利亚最大抗病毒药进口国对我国也产生的威胁。在积极开拓非洲市场的同时,要牢固树立中国制药企业和医药产品的良好形象。

 

  毕竟,从宏观因素以及近年来世界医药市场表现来看,我国制药企业仍需继续把以尼日利亚为代表的非洲国家作为全球范围内西药制剂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