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民营医院困局:区域规划不均是主因

民营医院困局:区域规划不均是主因

  在公众眼里,民营医院或许是虚假广告、小病大治的代名词。但上海的部分民营医院和行业协会,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民营医院纳入医保受歧视

  在上海华泰医院门诊大厅里,导医人员多过挂号等候的病人;拍片室内,因为没有病人,医生无聊地站在门口张望。“在医院方圆10公里范围内,人口达到30万人。按理说,病人对医院的需求量很大,但现状是每天的门诊量只有300人上下,眼看着日常运转就要维持不下去了。”华泰医院院长史伟民无奈地说。

  上海华泰医院是二级医疗机构的标准配置,目前共有医务人员91名,其中中高职称占40%。由于没被纳入医保,周围居民只能舍近求远,去社区服务中心就诊。如果居民到离家最近的二级公立医院就医,也要花上近1个小时的路程。

  与之相比,上海另一家民营医院宏康医院的管理者颇感幸运。得益于3年前被纳入医保,医院已经迈入健康运营的轨道。

  宏康医院院长廖传平感慨万千的说:“原先这里每天只有五六十人的门诊量,现在,日均门诊量已经达到1500人左右,最高时能达到三四千的门诊量。是医保救活了我们医院啊!”。

  上海大多数民营医院的困境便是医保问题。截至2009年,上海共有社会医疗机构1257家,除去私人诊所和临检中心外,有包括综合、专科等在内的民营医院637家。自2001年到2010年5月,上海医保部门对社会医疗机构共开展4批纳保工作,先后有54家民营医院成为医保定点或医保购买专项服务单位,仅占637家民营医院的8%。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闫东方认为:“医保管理部门就不应以医院的所有制性质作为裁定的标准,这对民营医院是一种歧视。”

 

  卫生区域规划不均衡

  华泰医院的困局与卫生区域规划不均衡有很大关联。离华泰医院仅1.8公里处,就设有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尽管该中心无论是规模还是人员配备,都不及华泰医院。

  院长史伟民无奈地说。“每天晚上六七点后,这里的门诊量会多一点,因为附近的社区服务中心关门了,外来人员或者家中突发急病的患者只能到这里来就诊。”

  在技术水平和病人病情存在较大差距的住院服务中,社会医疗机构的床位使用率约为60%,比上海平均水平低36个百分点,而其平均住院天数则与公立机构相近。

  闫东方不无惋惜地说:“周围的居民有医疗需求,但是因为资源配置不均衡,造成公立医院过‘忙’,民营医院过‘闲’”。这种局面主要是由于目前上海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社会医疗机构基本被排斥在外。

  在城郊结合部,有关部门不充分利用现有的民营医院资源,反而还要投入大笔资金兴建社区医院。这样既浪费有限的政府资源,也没有营造空间让民营医院发展壮大。

  在卫生区域规划中,应该对全市社会医疗机构的布局、规模、专科类型提出指导性意见,留出必要的发展空间,形成公立医院和社会医疗机构的有序竞争和良好格局。

  在上海市卫生局医疗服务监管处处长晏波看来,“对社会医疗机构,我们的方针是‘引导、扶持、规范’”社会医疗机构在整个医疗行业中起的作用应该是两点,其一为“补缺”,如老年护理、康复等领域;其二为“增高”,即满足高端市场需求,进行错位竞争。

 

  需政策的进一步改进

  上海社会医疗机构数量并不少,数据表明,全市共有医院1709家,其中1257家是社会医疗机构,占总数的73.6%,但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水平不高的问题。平均注册资金小于1000万元,平均占地面积不足1400平方米,平均床位数少于50张,卫生技术人员只占全市总数的6%,拥有的床位数占总数5.9%,拥有CT机数占全市4%,一连串的数字,说明了社会医疗机构生存的现状并不乐观。

  要推动社会医疗机构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医师执业注册、大型医用设备配备等方面,政策需要进行进一步改进。而闫东方则建议,应把社会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技术人员配备、医疗环境设备作为卫生技术准入的基本条件,而不以所有制作为技术准入的判断标准。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