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国际对于国内市场有更高风险暴露

国际对于国内市场有更高风险暴露

  就中国制药企业来说,中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2002年以来,制药业的出口比例维持在10%左右。尤其是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制药业的出口增速减缓,出口比例出现下降,从而进一步凸显了以内需推动为主的整体特征。2009年1?11月,制药业的出口比例约为8.42%,同比下降了近1.4个百分点。
 
  但是,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生物生化制剂与中药制造等4个细分行业的外贸依存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化学原料药是中国制药业出口构成的主体,出口比例超过20%,远高于制药业整体的出口比例。

 

  2009年1?11月,化学原料药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357.65亿元,约占同期制药业全部出口交货值的59.55%。化学原料药的出口产品以反映规模与低成本优势的大宗原料药为主,包括有机酸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抗生素类和解热镇痛类等,影响化学原料药行业出口景气的因素复杂。
 
  4个细分行业所占制药业的利润占比/收入占比,是各自竞争壁垒及其强度的相对差异的有效指示。这一比例与出口比例的表现具有相对较高的拟合度,反映了细分行业所承受的国内与国际市场风险暴露程度的差异,及其对于细分行业市场结构与竞争壁垒的影响。

 

  相对于其他细分行业,化学原料药的利润占比/收入占比指标近年来延续落后趋势,反映出该细分行业因较高的出口比例而承受了更高的国际市场风险暴露,及其盈利能力所获得的保护能力相对其他细分行业更为脆弱。对于中国制药业而言,国际市场的风险暴露除与汇率、贸易壁垒和摩擦等通常的国际贸易风险因素相关联之外,还与专利制度,贸易对象等行业特定方面的风险因素密切相关。

 

  化学原料药企业主要向规范市场的专利药企业和仿制药企业出口供应API,因此药品专利到期后仿制药竞争的压力传导,以及对国外专利药企业和仿制药企业出口依赖的客户集中度风险和难以获得连续的新仿制药批准从而形成新的仿制市场来源等,均是国际市场风险暴露的表现。
 
  部分国内厂商正在发展针对规范市场的仿制药业务,其面临缺乏稳定业务基础的限制,包括获得规范市场批准的仿制药有限、缺乏规范市场的运营经验、依赖当地厂商的销售网络、面临国际同业竞争等方面的制约,也是国际市场风险暴露的典型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国际市场相对于国内市场更高的风险暴露特征,并不意味着国内部分优势企业发展国际业务策略的失误,而是行业与企业进化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固有的风险因素。未来,伴随着优势企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完成,这些特征也会发生相应转化甚至是颠覆性的变革。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