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敲响用药安全警钟 |
![]()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通报,提醒医务工作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公众,应了解中西药复方制剂维C银翘片及其安全性问题,以降低用药风险。
近年来,药品“不良反应”问题频频发生,原因也是错综复杂。此次维C银翘片事件再次触发了公众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的广泛关注,作为消费者,如何保护自身用药安全。社会各界应承担何种责任以最大程度规避用药风险。
据了解,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最常见的药物是抗感染药,2009年,此类药物的报告数量仍占首位,达到了化学药品的55.2%;其次是心血管系统用药,占化学药品的7.6%。
“不良反应”问题敲响“用药安全”警钟。目前,维C银翘片的安全性问题与其所含的相关成分到底有多大关联性尚未可知。尽管此事件获得极高的关注度,但“通报”中提及的“超说明书使用”等问题却少为人所注意。
据调查发现,消费者之所以蒙受一些不必要的药品风险,从而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来自多方面。除药品自身可能存在问题,还受到消费者自身医学知识、文化程度及社会提供的医疗辅助不足等限制所致。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副主任方琴说,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教育水平偏低,患者光是看说明书都是问题。
一些患者“求好心切”,在服用药物时存在“安全误区”,不严格遵照医嘱和药品说明书,自行给药品用量、次数“加码”,结果事与愿违,不但病情未见好转,反而造成不良后果。
“平时在药店买非处方药,我会先听一下药品导购的意见,然后看他们推荐的药品的说明书,包括用法、用量和禁忌人群,最后选择买哪种药。”在北京一家电视台做编导的黄欣属于过敏性体质,曾因青霉素过敏被送到医院抢救。
虽然买药时格外谨慎,但在黄欣看来,要做到十分安全放心依然很难,“按说,每个药店里都应该有药师,由他们来指导消费者购买药品。但很多药师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而且越往基层,药师越像‘药品导购员’,推荐的药都是高价药,信任度大打折扣”。
加大公益性健康教育 建立前瞻性医药机制。根据2004年的调查显示,中国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严重,约占用药者的12%至32%。全国每年5000多万名住院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品不良反应有关,引起死亡的达19万人。
一些医学专家指出,吃药是一门学问,消费者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病史,就诊时向医生说清楚自己的症状,买药时问清药品用法、用量、服法,使用时严格按照说明书,不随意更改,一旦感觉不适应立即和医生联系。常备药品未吃完前不要随意丢弃,储放时应注意采用正确安全的方法。
任医师李志辉说,“同样的症状可能由不同的疾病引起。比如腹痛,胆囊炎、肠胃炎都会导致腹痛,发烧的根源也是多种多样。”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执业药师紧缺,在很多药品零售店,药师的职业素质偏低,待遇不高,流动性很大。国家应尽快完善执业药师制度。还有专家提出,生产企业应完善产品说明书和包装、标签,加强上市后的安全性研究。
目前,健康教育无专业机构,谁牵头、谁组织都是问题。很多情况下,都是使用药品安全出现不良反应后才补救,国家应建立具有前瞻性和提前告知力的医药卫生机制,并确保药品安全性信息传达“上下通畅”。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河北对于规范泌尿体系透析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17)
- 海南深入慎密型医疗结合体医保基金付出方式改造 (2025-07-17)
- 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合适范畴与体重治理尺度 (2025-07-16)
- 对于颁布2025年度持续医学教育推行名目的关照 (2025-07-1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同意注册225个医疗东西产物的布告 (2025-07-16)
- 重生儿参保都有哪些福利?国度医保局解答 (2025-07-16)
- 2024年全国“医保账单”出炉 这几个症结数据均增长! (2025-07-15)
- 新增商保立异药目次 2025年医保目次调整正式启动 (2025-07-14)
- 全国中成药集采扩围结果落地宁夏 (2025-07-14)
- 惠及环球!中国医疗配备进口190多个国度和地域 (2025-07-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