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定了OTC转换规定 药企有了竞争力 |
国家的OTC管理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市场中已有为数众多的OTC产品。而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百姓保健意识的提高,为满足百姓自我药疗的需要,也有越来越多的处方药转换为OTC。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百姓保健意识的提高,我国医药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在快速增长的医药市场中,OTC作为百姓自我药疗的重要部分,更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潜力。不少跨国药企开始了对中国OTC市场的开拓。
OTC如何转换,我国OTC转换到底有哪些特点,OTC市场如何深耕细作。日前,赛诺菲-安万特(中国)OTC 药政副总监周雪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析。OTC转换的动力在于各方需求。在一般人看来,将处方药转换为OTC,首先受益的是企业。但周雪娟指出,OTC转换实际上有着来自各方的需求。
对企业而言,医药都有其生命周期,大量专利产品一旦过了专利保护期,就面临着仿制药品的冲击,而将处方药转换为OTC,无疑会极大地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因为良好的OTC品牌将稳定地锁住固定的、庞大的消费群体。
“药品费用急剧上涨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发达国家药品费用占卫生费用的比例大致在10%?20%之间。对政府来说,包括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在积极调整药品政策。日本为了鼓励企业生产OTC产品,甚至已经放开了对OTC的价格管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希望通过OTC来减轻社会的医疗负担。”周雪娟说。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FDA就对上市药品进行安全性评估并进行OTC转换。中国医药分类管理则始于1999年。尽管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是本着“安全有效”的原则上市的,但作为不需要医生医嘱的OTC,其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一些,并不是某个处方药上市时间长了,就可以转换为OTC.本着患者可以自我诊断、自我药疗、安全有效的原则,各国对于OTC转换以及对于OTC的适应证、产品剂型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明确的要求。
发达国家为保证OTC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通过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手段对OTC的审批、销售、广告商标与标签管理等进行了严格规范。以商标管理为例,在欧共体的大部分国家中,处方药与OTC可以有相同的商标,即同一商标可以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但意大利和西班牙禁止处方药和OTC药品使用相同的商标。品牌效应使某一产品与市场上的其他产品不会引起混淆,药品管理者通过对商品品牌或商标的管理来保护公众健康。
在中国,医药转换为非处方药有严格的程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不符合要求的,转换工作都有可能会停止。按照2004年政府下发的《关于开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转换评价工作的通知》,这个程序包括:企业申请、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SFDA)评价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价、征求意见与再评价、审批、公布名单和说明书等。
除对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转换评价有明确的法规外,为方便患者识别和使用,中国对于OTC药品的包装标识、说明书也有特定的要求。如早在1999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就下发了《关于公布非处方药专用标识及管理规定的通知》,明确要求在非处方药的标签说明书上,加有非处方药专有标识。
随后在2006年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处方药说明书和标签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非处方医药说明书和包装标签的有关标识和内容的管理。此外,对于OTC药品的流通、广告管理,中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法规。
“中国将越来越成为全球重要的非处方药市场。赛诺菲-安万特将有一系列的举措来进一步巩固在健康消费品方面的优势,同时也会考虑将旗下众多健康消费品带进中国。”周雪娟表示,赛诺菲-安万特集团已是中国的处方药和疫苗领域的领军企业,其OTC业务也将有助于在更多的消费者心中建立企业品牌。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东国PT铂金修护系列全新上市 (2022-04-27)
- 舒尔佳获2017中国OTC产品年度榜第一名 (2017-12-11)
- OTC控销的吸引力及发展条件 (2015-06-04)
- 跨国药企转战OTC不看好网售 (2015-06-01)
- 药价放开 建议关注创新药、流通整合及品牌OTC企业 (2015-05-27)
- 如何有效地开展药店拜访工作? (2014-11-19)
- 拜耳集团终于完成了对滇虹药业的整体收购 (2014-11-18)
- 药企把握OTC营销主动权 (2014-10-28)
- 新三板市场进入一个新阶段 券商在遴选企业时有新标准 (2014-10-24)
- 药企医药市场营销策略有哪些? (2014-09-2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