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挂网招标:责任被扭曲 |
招标、挂网,都是通过集中谈判降低药品交易成本的一种方式,也即卖与买的一个中间平台。而影响买卖成交的因素,无非一是信息是否对称,二是买卖双方的话语权。
信息不对称,就可能导致坑人蒙人,话语权不对等,就可能导致强买强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充分的竞争这两点都可以得到限制。然而,药品集中采购不是。所谓信息不对称,一是药品生产成本不明朗,二是流通成本不明朗。但以全国现有4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和1万家商业企业的情况来看,通过市场竞争来规避并不难。在这一点上,制药行业与其他行业并没有什么不同。
按道理,零售终端同样可以通过充分的竞争从而使行业达到合理的利润率。这一点在社会零售药店已经呈现,但这仅仅限于非处方药(OTC)和极少部分的处方药。药店在整个零售终端仅占20%份额,80%则在医院。而医疗消费恰恰是最大的信息不对称,再加上消费行为的“刚性”、“无限性”和“盲目性”,使得消费价格不具备弹性,市场竞争作用发挥不明显,形成事实上的供方垄断,医院有了可获取高利润的空间。
既然有可获取的高利润,“医药合谋”的空间就可能存在,虚高定价、流通高暴利的现象就会存在。但药品毕竟不是馒头或衣服。药是用来治病救人的,是保证公民公平享受“基本医疗”的产品。也就是说,药和医疗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既然是公共产品,就应该是免费或者廉价获得,至少不能允许高利润,要在大多数人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拿“公共产品”的概念一套,市场竞争的理论便失去效用。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利润合不合理,由埋单者说了算。那么,“公共产品”的埋单者主要是谁?毫无疑问是政府。提供者是谁?就是目前的零售终端,公立医院。但事实是,政府并不给医疗机构足够的提供“公共产品”的经费,也并不提供给消费者足够购买“公共产品”的经费。
这正是以药养医格局的形成。没有占总收入50%的药品收入,医院无法提供廉价医疗服务和药品,更勿谈生存和发展。这使得集中招标采购交易中的谈判已然变味,一方面,卖方和买方可能保持同一阵线,共同分享高利润;一方面,买方占据垄断地位,“终端为王”,以己之利夺卖方之利。
政府从前端介入买卖,作为直接面对产品提供者的谈判人时,其当然是希望企业提供廉价的药品。为此一是通过行政手段制定“政府定价”,二是招标、挂网降价。然而,政府如果仅作为谈判人,却不充当埋单人时,集中采购交易中具体的交易双方??医院和药厂之间的交易天平将更加倾向垄断者,即医院之利夺药厂之利。
不废除“以药养医”、不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这种利益割裂的博弈必将继续存在。说到底,医疗体制改革并不是光靠降低药品价格就能实现。没有整体的推动,再“完美”的采购方案,执行起来都可能大打折扣。
- 相关报道
-
- 2015中国医用耗材招标采购的趋势 (2015-06-04)
- 药品招投标的外部运作与部门 (2015-05-27)
- 海南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中标结果 (2014-11-06)
- 甘肃:常用低价药品议价挂网工作方案 (2014-11-04)
-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专用设备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采购 (2014-10-24)
- 浙江省2014年药品集中采购操作方面的咨询答疑 (2014-10-21)
- 福建省:关于第七、八批药品集中采购配送企业变更的情况 (2014-10-21)
- 新一轮医药招标价格过低,改革配套政策不能及时出台 (2014-10-15)
- 海南:对其630MA医用诊断X线机项目进行招标 (2014-10-15)
- 精细化招商的 问题与挑战 (2014-09-2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