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三方助力”中药走出国门造福人类

“三方助力”中药走出国门造福人类

  未经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注册的植物药将不得在欧盟境内销售和使用,这就意味着中药将在欧盟退市。中药如何才能走出国门?如何才能真正造福全人类?可以从三方面努力。中药国际化需借势和固本;守住家门,借势走出国门;壁垒是砝码。


  “三方助力”之一、中药国际化需借势和固本。扶正固本,天人合一:中药想要发展,首先要从自身入手,先扶正自己的根,固好自己的本,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首先,强壮医者队伍。民族医药界之所以被张悟本、刘逢军之流乘虚而入,究其根本还在于中医世家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中医大家没有用武之地。没有中医药的氛围,就不能形成中医药的大势。试想一下,如果能营造一个人才辈出的社会氛围,那么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地位恐怕远比如今要高得多。


  其次,借助民族传承的力量。中药是医学人类学最有效的载体,是实现“天人合一”独一无二的承载者,这种承载只有中华民族的先祖能够做到,所以有人说中医药是医学哲学,是人类哲学一点也不为过,而这种力量在企业经营中却没有被重视,甚至直接忽略。再次,创造医者仁心的环境。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将中医药的发展推向更高、更快、更强的巅峰。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以科学的态度与精神、医者的道德与良心经营中医药,必能在不远的将来看到一个崭新的中医药:望闻问切可以超越一切精密仪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远胜西药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三方助力”之二、借势走出国门:走不出国门就不是中华国粹?未必!中药作为国粹,应该以贵族的姿态出现。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只有先守住家门,扫好自己的住所,再扫天下。中医药要想在世界市场上划土封疆,必须拥有话语权,成为一方领袖,进而领航医药产业。中药功效神奇、副作用较小,深受国外众多消费者喜爱,只是这种对生活质量更深层次的追求尚处于隐性阶段。此时,中药国际化不妨借势飞扬。借千年文明与传统文化大势。整个世界都在学习中国,都在学习中国国学,所有爱好和平与向往优秀文明的国家都在中华国学上得到了更多的帮助与提升,这些国家的市场也许不及欧盟,但他们代表着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意见,在关键的时候,他们的意见有重要的影响力,尤其在“地球村”的大势下,这种影响将更加深远。


  借中国崛起大势。任何外来势力与组织都阻止不了东方大国的崛起,一个东方巨人将会带给人类更多科学、先进、仁慈的物质与精神,中医药将成为其中之一。借人类生存大势。灾难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人们生命的渺小、生存的可贵,人类需要生存,更需要有尊严、有意义的生存,而人类健康生存的实现,离不开中医药这种健康、绿色、环保的治疗方式。国际大气候与东方文明氛围将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造福人类的巨大助力。

   
  “三方助力”之三、壁垒是砝码:中医是有壁垒的,但是在进入国际市场后,这种壁垒突然消失了,原因在哪儿?在于运作人降低了中药的身价,忘记了植物药不过是中药的一个小类(还有矿物药和动物药)。中药只有在稳固原有壁垒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壁垒,才能控制市场主动权,实现国际化的目标。

    
  构建原料壁垒。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方的药材在北方的生长环境中,有效成份就会减少,因此,笔者十分怀疑,一些所谓专家给出的“中药通过在当地种植实现走出国门理想”的建议,究竟有多少可行性。中国地大物博,但就算全种上中药,也不够全世界的人使用,一定程度上讲,中药是一种紧俏资源,如同西方葡萄酒之所以能在国内卖高价,原因之一就在于葡萄的产地,中药不存在运输问题,何不在原料上建立起自己的壁垒呢?

   
  构建品牌壁垒。营销在中国发展起来后,品牌意识论便在营销企业中被普遍提及,但是这些企业在建立品牌的过程中,却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壁垒,国内知名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合作就有不少这样的案例,有的甚至直接对簿公堂,在商业律条前,中国企业已经损失得够多了。在中药国际化走出国门的过程中,如果不建立起自己的壁垒,将会带来更加严重的损失。

 
  构建技术壁垒。中医药的神奇在于其配伍与治疗机理,同样几味药的配伍,因为炮制时火势不同,或使用的木柴不同,同样的方剂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种技术要求非常人所及。国内企业联姻时,一些技术企业便将配制好的膏方直接运到加工企业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其中的配比除了配方所有人之外无人得知,然而这些企业走出国门时就表现得特别“大气”,导致技术外流,“洋中药”的出现应该拜此所赐。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