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医改基药物招标或迎来广东版“安徽模式”

医改基药物招标或迎来广东版“安徽模式”

  经历了“安徽模式”和“上海模式”后,国内医药行业的医改基药招标或将迎来广东版的“安徽模式”。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了《广东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消息称,广东省首次基药招标最快可在本月底或7月初正式启动。在备受关注的招标制度上,广东省的这则《办法》明确指出:“对公开招标的基本药物,采用‘双信封’的招标制度,即在编制标书时分别编制经济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企业同时投两份标书。”

   
  该《办法》公布后,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首创“双信封”制度的安徽省基药招标此前已屡受质疑,此次广东省招标再次沿袭“双信封”、一品三剂型两规格、“最低者中标”等制度,或将令那些折戟安徽省基药招标的药企再度处于不利地位。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采访人员表示,从之前“安徽模式”的试点来看,那种“唯低价是取”的模式并不成功。此前,落榜“安徽模式”的通化东宝内部人士曾表示,在技术标中占较大分值的“销售金额”一项中,安徽方面是用企业的整体销售金额计算,而不是用本次要招的药品销售金额计算,这样的计算方式很明显将使大型药企尤其是外资巨头受益,而将国内中小型企业置于不利位置。( www.)

 
  而外资药企似乎也不太买“安徽模式”的账,一家全球排名前五的药企中国区负责人就曾表示,安徽省的基药招标本应在技术标方面严格把关,现在却太宽泛了,“没有真正起到技术标该起的作用。”目前,“安徽模式”正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根据浙江省医药商业协会测算,从去年9月第二轮省级基药招标启动以来至今年4月1日,安徽全省实际采购额仅4.45亿元,与此前安徽曾承诺的采购总额388亿元相去甚远。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