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行情轮回价格飙升 大企业“吃不消” |
![]() |
往昔“地板价” 今成“药你命”中药材“涨”声一片谁最伤?过去一直以“简、便、验、廉”面目示于人的中药材,近期以来涨势汹汹,被网民惊呼“药你命”,坊间甚至流传,有药厂为了降低原料成本,不惜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更是引起市场焦虑。此轮涨价到底因何而起?原因众说纷纭:自然灾害、供需失衡、中间流通环节过多、游资炒作…采访人员深入多地采访发现,多重原因共同助推中药材“涨”声一片,而深层次原因则是我国中药材行业发展长期以来存在信息不对称、缺乏国家指导价格、流通渠道混乱等。而这次药价上涨,似乎是一个“没有赢家”的迷局。
中药每一张处方往往含有十多种药,每种药的用量虽然不多,但是老百姓也能感知。以川贝为例,汪立流给采访人员算了一笔账:一般一剂药里川贝用量是3到5克,每克川贝涨了0.5元多,一剂药方光川贝就得涨2元多,一般7剂药一个疗程,仅这一味药就涨了10多元。而实际上,除了川贝每公斤价格一个月飙升500元外,其他常用中药材也是“涨”声一片。采访人员从方回春堂了解到,去年3月份黄芪进货价格为每公斤30元,今年上涨到88元;太子参进价从每公斤70元涨到700元,一年翻了10倍;三七进价从每公斤70元上涨到300元。
据中国中药协会采自全国300多个站点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与去年同期相比,所监测的537种中药材中,有371个品种价格上涨,占总量约69%。其中涨幅超过100%的品种占总涨价品种的12%。采访人员在采访中了解到,原料药材涨了,伤害还不仅仅是消费者,一些经销商和药厂也开始盘算以次充好甚至制假售假。
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副主任中药师王森泉告诉采访人员,添加原料已经开始在源头上成为中药材市场“潜规则”。“我们原来加工一斤人参需要5斤鲜人参,现在只要2.5斤。因为在人参产地,原来是蒸人参,现在是用糖水煮人参,让人参吃重,分量一下子上去了。”他说。
不但是名贵中药,就算是价格低廉的枳壳,也有人打起了造假的主意。过去8元每公斤的枳壳,原产地在湖南沅江一带,目前涨到了18元。采访人员在盛产胡柚的浙江衢州了解到,因枳壳外形与僵死的小胡柚相似,已有不少采购商到浙江衢州收购小胡柚,混杂在枳壳中出卖。
接受采访人员采访的多位专家分析说,此轮中药材涨价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供需失衡:随着近年来社会对中医药的重视程度提高,导致中药材的需求量上升,而近年来自然灾害增加,洪涝、地震、干旱等都造成中药材减产。二是因为中药材储存时间长,也存在部分药农和中间商人为囤积。三是缺乏完善的药材储备,市场调控难度大。( www.)
杭州胡庆余堂、方回春堂等中药名店认为,由于单个品种中药产量少,如果有游资要控盘价格,需要的资金最多三、五亿元。但磐安县九和堂参茸药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定升等多位产地采购商指出,现在价格透明,中间商利润有限,涨价主要原因是药农在囤积。
采访人员了解到,在中药材销售环节中,零售环节加价最大,毛利率在40%左右。汪立流说,对于中药材零售商来说,40%的利润是属于正常范围,现在的中药材涨价已经让他们倍感压力。“现在做的就是亏本买卖。卖出一公斤黄芪我们只能赚4元,这里面还有损耗、处方费用和人工费用。”他说。
王森泉坦言,面对此番中药材价格飙升,即使像胡庆余堂这样药品年盈利达3亿元的大企业也“吃不消”。他透露,红参小抄是胡庆余堂当家品牌胃复春的主要成分,其价格上涨直接导致了今年胡庆余堂亏损将在一千万元左右。
“中药材价格一般5年就有一个行情”,在采访中,不少药农和经销商说,在他们看来,药价坐上“过山车”是常情。一些基层干部和专家指出,药价“过山车”的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我国中药材行业发展长期以来存在信息不对称,流通渠道混乱、层层加价,缺乏国家指导价格等问题。多年来,由于中药材流通信息服务不完善,农民分散生产存在一定盲目性,同时,中间环节价高时药农手中无货,价低时药贱伤农,产区和消费之间的对接存在极大信息障碍。
此外,中药材流通中间环节过多,损害供需双方利益。如胡庆余堂直接向产地采购黄芪、川贝、太子参价格分别大约为每公斤35元、3000元、240元,而采访人员在零售商方回春堂的进货单上看到,这三种药材每公斤进价分别为88元、4300元、700元。仅在这3中药材中,价格相差最大的接近3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肖培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药材价格的难题就在于指导价如何定下来。因为定价标准就需要有质量标准,但是中药目前就缺这个,这也是一直困扰中药材发展的命门所在。”
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应致力于建设高效灵敏的中药材产销信息搜集和发布体系,及时反映产地、销地的交易价格信息,强化对生产、中药材市场和价格走势的分析预警,压缩游资炒作空间,解决药农获取信息难和中药材销售难等问题。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