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十病十药项目 发挥中医药作用

十病十药项目 发挥中医药作用

  专家论证,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肾病、脊椎和骨关节病、肝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肿瘤、抑郁症、艾滋病10类疾病严重威胁北京市民健康。为发挥中医药作用,研究开发安全、有效、价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产品,去年起,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牵头、联合12个政府部门,共同启动了“十病十药”项目。经过一年的运作,“十病十药”项目征集病种、范围等都在逐步增大,不仅使“十病十药”项目平台的服务面扩大至全国范围,也致力于打造优势品牌效应,为北京的中药产业开辟了新局面。  
    
  借鉴中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科技攻关中形成的“政府推动、专家领衔、团队支撑、科学研发”的工作机制和企业早期介入的成功经验,围绕十大疾病进行项目征集,并在一定的筛选标准下,从品种的适应症、临床疗效、成药性、市场需求、产业化前景等方面进行评估论证,实现科研、产业、医院的对接。同时,为这些项目提供一系列优惠支持,如加快临床审批、协调发改委定价和优先纳入医保等。北京市科委和市经信委也将每年各投入2000万元,用于鼓励参与“十病十药”项目的企业。

   
  2010年8月“十病十药”项目正式启动后,第一批入选的15个项目中,8个获得市科委和市经信委的研发和产业化经费支持,共计2650万元。4个项目落户北京中医药企业,交易总额达700万元。日前推介的第二批16个项目中,目前已达成了36项初步意向。

   
  在成果背后,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我们发现,很多医院制剂和名老专家经验方,虽然临床效果不错,但缺乏成药性。”战嘉怡说,“有的处方药方过大,常常使得剂型选择受影响;有的用药量大,超出了药典规定范围;有的方子中含有名贵药、濒危药、有毒药物;还有的项目在疗效、特色等方面优势不明显,或者市场上同类的药物已经较多,生产前景不乐观,这些很难成为药企的首选。这些问题,我们要最终反馈给医院、专家和科研机构,引导他们增进对市场的了解,转变思路。”


  去年以来,根据“十病十药”入围项目的情况,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对项目征集标准也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调整。战嘉怡介绍,在之前的征集过程中发现,涉及十大疾病范围外的一些疾病,也有许多好方子、好项目,所以在此次调整中,征集的范围也兼顾到一些中药治疗有特色优势的疾病。


  此外,征集项目分类更清晰,具有良好临床前景和市场前景的中药新药,有效的、具有市场开发价值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以及临床疗效确切的中药经验方(包括专家临床经验方、科研成果方、名老中医验方及民间秘方等)均可称为征集对象。项目征集的要求和标准经调整后,更强调项目临床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的要求。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