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医保支付方式陆续发力 改革将深层推进

医保支付方式陆续发力 改革将深层推进

  各地针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陆续发力,传递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向更深层面推进的信号。从8月1日起,全国首个“按病种分组付费”试点工作正式在北京启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人民医院、友谊医院、朝阳医院等6家定点医院将最常见的2003个疾病诊断和1873个手术项目分成108个病组,并制定了不同的定额标准。

   
  五天前,福建省挺身“亮剑”:加大了临床路径病种管理,将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全省三级综合医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不少于50个、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不少于10个、三级专科医院不少于5个的目标。而近段时间,安徽、青岛、河南和江苏等地也相继脱靴形成呼应。可以看出,自今年4月下发了按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之后,如今,地方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已进入实操阶段。

   
  我国的医保付费机制改革一直在探索。尤其是北京这次实施按病种付费不再区分甲类和乙类药,均按甲类药报销,这种“吃螃蟹”的勇气或将成为今后全国大范围实施按病种付费的重要参照。涉身其中的还不止于此。除首次在二级以上市医保定点医院住院治疗阑尾炎等10种疾病实行按病种定额付费外,9月起,成都将启动第二批按病种定额付费项目,病种范围不少于10个。

  
  接受采访的不少业内人士对早在1993年就开始按病种付费制度研究的北京率先迈出步伐充满期待。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汪中扬告诉采访人员:“目前医院传统的按项目收费受到不少质疑,有人把它归咎为推高医疗费用的帮凶。其实,这种误解也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我们医院也在做肿瘤领域的单病种付费方式试点,希望能转变医院的服务价值,目前已有一些成效,如果各种保障措施到位的话,这会是一种多赢的改革。”

   
  尽管各地积极试点还在路上,但作为医改环节的重要部分,还有很多难题亟待求解。而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看来,这几年,各地医院内部制定的单病种限价是根据自身条件制定的,缺乏统一标准和大样本的数据支持。可以说,探索大范围内的按病种付费机制对临床路径和诊疗的规范化管理是一种激励。当然,也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预警系统,这使诊病既不会出现过度医疗,也不会发生医疗不足的情况。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