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药品降价喜人心 外资药品“领风骚”

药品降价喜人心 外资药品“领风骚”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从9月1日起降低部分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82个品种、400多个剂型规格。药品营销专家杨昌顺表示,在此次价格调整中,涉及的单独定价药品都有很好的价格维护政策,和普通药品不同,其实际销售价格和最高零售价相差不大。因此,此番降价可以被认为是实实在在的降价。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处长宋大才举例称,糖尿病人需要终身用药,这次价格调整将重组人胰岛素注射剂的最高零售限价下调了11%,相当于每个病人每年可直接减少支出300元左右;癫痫病人也需要长期用药,这次价格调整将常用的丙戊酸钠的最高零售价下调了10%,相当于每个病人每年可直接减少支出240元左右。

  
  和以往不同,在今年两次降价中,外资药成了主角。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调整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规格的药品价格,降价药品以治疗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为主。由于上述几类药品中外资药占多数,因此该举措在业界看来是对外资药品“开刀”。

  
  药品营销专家杨昌顺表示,与普通药品不同,单独定价的药品都有很好的价格维护政策,其实际销售价格和最高零售价相差并不大。与此同时,由于单独定价,外资药在同类药品竞争中较占优势,一般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因此,此番降价可以被认为是实实在在的降价,老百姓的看病花费会相应有所减少。

  
  针对此次降价,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称,最近几年,医药企业的人力、原料、水电等成本逐年增高,2010年全行业近5000家企业实现的利润仅千亿元左右,尚不足一家大型央企所实现的利润。同时新版GMP的实施也需要企业在质量方面进一步增加投入,持续降低药价将对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由仿制到创新,由大到强带来较大的困难,也有可能增大患者用药安全的潜在风险。

  
  与RDPAC较模糊的反对意味不同,业界许多人士却认为14%的降幅太温柔。杨昌顺表示,虽然降价是实在的,但降幅不大,外资药企总体上受到的影响不大。郭凡礼也认为,14%的平均降幅可谓“温柔一刀”,这样做只是进一步缩小了普通药品与单独定价药品之间的价差,促进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