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药“走红” 发展合并席卷仿制药行业 |
![]() |
据估计,今后5年里,面临仿制药竞争的多个品牌药在2005年实现的产品销售额达到了800亿美元。而在2011-2015年之间将面临仿制药竞争的其他品牌药在2005年的销售额达到了770亿美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巨大的商业机遇面前,许多仿制药公司摩拳擦掌,它们纷纷采取行动,以期从市场竞争中获得最大的收益。近年来,围绕发展进行合作并达到整合目的的风潮席卷了整个仿制药行业。过去2年里,仿制药行业已经发生了多起金额高达几十亿美元的并购事件。
今年1月份,以色列泰华公司完成了对美国大型仿制药生产企业Ivax公司的收购,从而进一步夯实了它在仿制药行业的统治地位。该公司今年的销售额预计将超过70亿美元。全球第二大仿制药企业诺华公司下属的山德士公司也积极实施收购行动。
另外一种合作战略,就是一些仿制药公司甘当品牌药企业的配角,销售经过后者授权的仿制药。在一定的合作协议下,一旦品牌药专利到期,仿制药公司就可以立即销售相应的仿制药。不过,在有些情况下,如果其他仿制药公司成功地对品牌药发起专利挑战,并获得180天的独家销售权,那就会发生冲突。这种独家销售权可以带来很大的收益,许多仿制药公司纷纷对此觊觎,因为这可以确保它们在6个月的销售期内不会受到其他任何竞争。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授权仿制可以给那些研发水平低下的仿制药公司提供支持,消费者也可以享受到较低的药品价格。不过,已经有人提出,这种授权仿制协议实际上是与市场竞争背道而驰的。为此,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目前正在展开这方面的调查。
对一些规模较小的仿制药公司来说,它们未来业绩的增长将受制于多种因素:价格压力、竞争加剧以及在仿制药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大型仿制药公司正在逐渐增多。不过,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它们仍然可以抓住几大机遇,其中之一就是:在某些治疗领域(比如艾滋病、心血管和哮喘等领域),一些重要产品将陆续失去专利保护。生物仿制药就为仿制药企业未来的增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4月,欧盟批准了第一个生物仿制药;5月,美国也批准了第一个生物仿制药。
对仿制药公司来说,尚未得到发展的日本仿制药市场也许是它们可以重点关注的一块市场。目前,日本仿制药市场的规模估计在30亿-48亿美元之间。但是,这一比例只占日本整个医药市场的5%-8%。由于仿制药产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日本政府已经开始采取多项政策,以推动仿制药的使用。因此,在今后4-5年里,日本仿制药市场预计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这一增长前景已经吸引了多家大型仿制药公司的目光,泰华公司和山德士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在日本市场上的开发力度,而几家印度公司也正考虑在日本设立办事处。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