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轮企业并购高潮已经掀起 |
![]() |
在欧美债务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动荡的消极预期面前,改善经济的期待更多地落在实体经济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上。从近日媒体频传的国际大型企业并购案来看,又一轮的企业并购高潮已经掀起。身处这样的大背景,中国药业巨头们凭借综合优势,也在积极酝酿新一轮的扩张。不过,与2010年在国内商业领域的攻城掠寨不同,这次他们的目标更多地瞄准了上游。
对于媒体的采访,尽管中国医药集团和武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均保持低调,出言谨慎,但近日采访人员还是从知情者口中得到证实,原由武汉国资公司控股的武汉中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在此前被国药集团并购,相关协议已经签署,国药方面的派出人员已正式进驻武汉中联药业,接手并购后续事务。
并且,武汉中联的多剂型药物生产能力是商业资源较为丰富的国药集团急需的资源。经过50多年的发展,武汉中联已成为中、西药并举的现代化医药企业,拥有年生产片剂16亿片、糖浆剂600万瓶、颗粒剂200余吨、胶囊剂1.2亿粒、软胶囊3亿粒、散剂1亿包的生产能力,是湖北省首家整体通过GMP认证的制药企业。这对于已经布好湖北及中部地区商业网络的国药集团来说,战略意义相当明显。
出手工业的当然不止国药。就在一个月前的7月11日,华润医药旗下的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本溪举行。根据投资合作意向,华润三九在实施并购整合基础上,根据华润北药集团及华润三九的“十二五”战略规划和新版GMP的要求,对本溪三药进行重新规划。计划投资人民币数亿元,规划设计完成后,用1年半左右的时间,对本溪三药进行产能、技术全面升级;新建华润三九配方颗粒东北生产基地;对“国家中成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改建扩建;新建华润三九东北物流基地。
与国药、华润等巨头2010年在国内医药商业领域大张旗鼓的并购重组相比,国内医药工业领域相对平静。但有专家分析,这或许只是表面现象,新一轮制药工业资源整合的高潮正在酝酿。2011年以来,随着新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新版GMP)的实施,加上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中强调低价等成本效益综合因素的影响,医药企业生存的难度越来越大,通过手中充足的资本来完成品种结构调整,以避免后期的利润增幅下滑,正在成为一种共识。
自上海医药完成沪港两地上市后,市场对于新上药募集资金的使用及下一个业务重点一直保持高度关注。8月15日,在上海医药H股上市后首次业绩发布会上,公司副总裁葛剑秋透露,新上药将争取在6-12个月内实施对欧美中等规模创新药物公司的并购,这将对上药的医药工业板块带来一个显著提升。
据当前形势,在很多财经专家看来,中国强大的外汇储备及相关政策都支持国有企业走出去。因此,国内企业没有太多的成本之忧。同时,海外并购能有效地与国内经济形成互补。此外,开拓海外市场有助于借当地品牌优势,提升自身的影响力,进而力推自主品牌对当地市场的开发、渗透。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