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中药材“大变身” 从“贵族药”到“药你命”

中药材“大变身” 从“贵族药”到“药你命”

  2010年到2011年对于以往喜欢采用中药材治病的人来说,是个多事之秋。过去中药材价格一直相对来说比较平稳的中药材,在短短不到两年时间里经历了数次的价格暴涨,从以往便宜好用的中草药一夜之间,突然摇身一变成为了老百姓们望而却步的“贵族药”及相当令人生畏的“药你命”。但情况不仅如此,中药材现在正经历着更为严峻的第四轮涨价高峰。自2010年开始,全国中药材市场已经经历了3次的疯狂涨价,537种中药材中有84%都在涨价,涨幅超过100%的品种多达96个,平均涨幅达到了109%,而最高涨幅甚至达到了400%。


  党参每公斤从28元涨到了70元,麦冬每公斤从80元涨到了180元,太子参从不到200元现在涨到了560元,而且价格还在不断攀升。据业内人士分析,中药材价格今年上升的势头还将继续,而且近期不会出现降价趋势,其中野生中药材因为资源量的持续减少与濒临枯竭,其涨势更为凶猛可怕,情况非常不乐观。如果再这样涨下去,不光中药企业的生产成本会不同程度的增加,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必将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究竟中药材市场是进行着怎样的变化,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中药材会出现如此令人疯狂的价格涨幅呢?

   
  究其原因,还得从中药材领域大概10年左右的低迷行情说起。从2001年开始,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当时的市场需求量不大,中医药产业前途未卜。之后国家出台了医改政策,加之人们中医药保健意识的增强,植物类药的需求才逐渐加大起来,并以每年大约10%的速度增长。2003年的非典使得中药材价格出现了短暂的相对高位期,但也仅是昙花一现。


  此外,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城市转移使得生产资源逐渐减少,进而造成了农村中药材生产的基础越发薄弱,药农种植的积极性也因为中药材价格的低迷逐渐下降,出现了曾经令人震惊的“中药出口当草卖”的现象。另一方面,因为政策与法规的不规范,多年的无序采挖也在导致野生药材资源的濒临枯竭。比如重楼为多年生植物,根茎需经过多年生长才能膨胀,药用含量和成分才能提高,但经过无序采挖之后,重楼无法持续繁衍,目前国内的产量仅为西南片区的三、四百吨。


  这样对于以其为主要生产原料的企业来讲,一旦断供必将受到致命的影响。而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中药材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供求矛盾也愈发突出起来。比如金银花,除用作药品之外,在食品、啤酒、凉茶、果汁、牙膏、化妆品中都有使用,因此常常被生产企业抢购,导致供不应求。而一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其必然会引来不少游资恶意囤货炒作,进而形成了另外一股助推中药材疯长的力量。

   
  但现在这种异常严峻的形势却无异于是另外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可以趁势来理顺药材产销机制,通过各药企成员间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大家一起携手解决中药材资源的短缺问题。而且针对如此特殊的形式,今年下半年,国家有关部门也将出台一系列中药产业的调控政策。与此同时,中药产业的“十二五”规划也渐渐浮出了水面。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