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药物招标后的“广东模式” |
![]() |
继上月底广东省卫生厅公开征求2011年的广东省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方案意见后,“广东模式”也呼之欲出:将参考“安徽模式”首次实行“双信封”制度,在“价低者得”的基础上引入“市场信誉记录”,兼顾企业品牌和质量。不过,外资药、品牌药等想进基层医疗机构还是必须降价,据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简称“RDPAC”)表示,在山东、浙江等6省的招标中,该协会旗下全体会员公司几乎都落标,因此建议广东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区而治”,不希望“一刀切”的锯箭疗伤法再现身“广东模式”。
依照上月底公布的《2011年广东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的设计方案,广东省基本药物招标基本框架和模式将采用业内最为关注的“安徽模式”,以“双信封”和商务标评选时最低价中标依然作为主要方式。不同的是在经济技术指标上,《征求意见稿》引入了“市场信誉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信誉度高的药厂更多的机会。
业内专家表示,《征求意见稿》基本参照了卫生部推荐的“安徽模式”。针对此前药品招标采购备受诟病的“价低者中”导致“劣药驱逐好药”问题,《征求意见稿》采取“双信封”评审制度,即经济技术标(品牌筛选)和商务标分开评审。经济技术标主要“管质量”,包括药品企业生产规模、配送能力、销售额、市场信誉记录等方面;而商务标主要“看价格”,候选品种按价格高低选择。
广东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直言,国家307种基本药物有160多个品种是广东省临床已经不用的,并且广东2010年版目录增补了244个品种后,如佛山等地依然感觉到基层医疗机构药物不够用。调研数据表明,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患者的流失较为严重,小病进社区政策的落实和双向转诊的实施在实际操作中遇礁。广州海珠区一位社区医院医生向采访人员表示,缺药少药的情况时有出现,如基本药物里涉及退烧的药物较少,一旦患者高烧不退,只能往三甲医院送。
业内人士认为,在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上,基层医疗机构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想让百姓自愿到基层医院看病,其必需在诊疗标准和服务质量上能够和大医院接轨,并确保患者在医院能获得的高质量品牌药物,同样在社区医疗机构也可得到,这对方便患者尤其是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管理,以及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人流量非常重要,在医保支付方面,则可以采取与基药区别对待以控制医疗费用支出。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