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C外资药企的“新世界”在哪里 |
传统上,OTC在外资药企的业务结构和利润结构中居于从属地位,相对不为管理层所看重。根据Bernstein公司的统计,平均来说,OTC业务只占到6家最大跨国药企全球销售的16%和营业利润的14%。但近年来,跨国药企曾经倚重的处方药因为专利的陆续到期而增长疲软,仅2010年,就有15%的专利药到期。根据调研机构IMS Health公司的数据,全球医药市场的增长率从2003年的10.2%减慢到2008年的4.8%;而处方药的表现则更为糟糕,美国处方药销售总额只增长了3.8%,为50余年来最低的增长率。
面对这种局面,国际医药巨头在加紧研发新药的同时,不得不在战略上加大向非处方药的倾斜。通过将专利期已满的处方药向非处方药转换,可延长药品的生命周期,把处方药因失去专利保护、面临仿制竞争而造成的销售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与国际OTC市场相比,中国OTC市场的增长很快且前景更为看好。中国的健康药业市场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2010年的市场规模约为120亿欧元(约1095亿人民币)。根据中国非处方药协会的统计,过去5年,中国非处方药市场平均每年增长超过11%,位居全球首位,并远远高于全球非处方药平均5.4%的增长率。
另一方面,中国非处方药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OTC仅占中国医药(600056,股吧)市场总份额的10%-15%,这与美国等发达国家非处方药占全国30%-40%的比例还有很大差距。但随着消费者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对轻微病症进行自我诊治能力的提高,消费者自行选购非处方药的情况将越来越普及。预计到2017年,中国OTC市场价值将超过1500亿元。
随着中国OTC市场的成熟,越来越多的跨国药企将争相进入。一方是国际药品市场的增长疲软,一方是蓄势待发的中国OTC市场,这促使外资药企在战略上加大了对中国OTC市场的关注及投入,同时,也将加大国内医药企业的竞争压力,未来OTC行业的整合将进一步加剧。
早期进入中国OTC市场的中美史克、西安杨森等跨国药企,可说是最早的开拓者,已促使中国百姓开始具有自我药疗的意识。此后,善存、金施尔康等进入民众的视线,带动了维生素类产品的市场热潮,并带动众多的民族品牌开始崛起。
目前,国内OTC行业的整体竞争格局非常分散。跨国药企占据约30%的市场份额,国内药企占70%左右,但没有一家企业单独的份额超过10%。国内OTC生产企业中虽有云南白药(000538,股吧)、哈药集团、江中药业(600750,股吧)、东阿阿胶(000423,股吧)等大型知名企业,但更多的却是资金和技术都相对较弱的中小型企业。
- 相关报道
-
- 东国PT铂金修护系列全新上市 (2022-04-27)
- 舒尔佳获2017中国OTC产品年度榜第一名 (2017-12-11)
- OTC控销的吸引力及发展条件 (2015-06-04)
- 跨国药企转战OTC不看好网售 (2015-06-01)
- 药价放开 建议关注创新药、流通整合及品牌OTC企业 (2015-05-27)
- 如何有效地开展药店拜访工作? (2014-11-19)
- 拜耳集团终于完成了对滇虹药业的整体收购 (2014-11-18)
- 药企把握OTC营销主动权 (2014-10-28)
- 新三板市场进入一个新阶段 券商在遴选企业时有新标准 (2014-10-24)
- 药企医药市场营销策略有哪些? (2014-09-2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