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基本药物制度遭多方“审问”

基本药物制度遭多方“审问”

  日前,关于“鱼精蛋白全国供应告急,非紧急心脏手术被叫停,医生连夜“借”药”的报道频见报端,国家基本药物的采购与使用引起多方关注。本月初,国务院医改办曾表示,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省级集中采购在31个省区市已经全面推行,307种常用药实行“零差价”销售。然而,由于利润过低,部分基本药物被药企停产或降低质量;“以药养医”破除后,财政补贴难到位,基层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积极性不高;一些常用药依然需要患者到大医院排队开药等问题也时常出现。

   
  业界专家指出,在基本药物制度实行的同时,还要推动建立按人头、按病种付费和总额预付这些打包付费机制,才能不仅降低财政支出,也不会增加城乡居民的医疗负担。通俗而言,基本药物制度核心是卖基本药物“不赚钱”,然而由于基层医院药品收入普遍约占其总收入的70%,实行“收支两条线”之后,基层医务人员的激励成本降低,与此同时财政补贴却未能及时到位,甚至多数地方政府均感叹“补不起”,直接导致了基层医疗机构无米下锅。
   

  不但是基层医疗机构,由于多数基本药物在招标的过程中一味追求超低价格,让许多中标的企业毫无利润可言,有些“无利可图”的企业选择了变相“抵制”。某药企负责人说,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利润太低,生产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企业几乎是“赔本赚吆喝”,这就导致了企业变相抵制,有的药品甚至刚一降价就在市场中消失,出现随即换个名字加价再上市的情况。
   

  社区医院“零差率”售药让不少患者享受到了廉价购药的便利,但调查发现,除了感冒冲剂这类日常用药外,一些成本较高但利润微薄的常用药却难以在社区医院开到。基本药物制度看似靠药品集中采购的方式“让利”降低医疗费用,但是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药品企业不愿生产,基层医院积极性不高,这些基本药物制度存在的弊端急需尽快解决。不过,如果一味加大政府补贴,这个数字将十分巨大,部分省份会难以承担,而轻易提高诊疗费用又会增加患者的负担。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