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OTC市场 > 外资磁力“蔓延”到中国OTC

外资磁力“蔓延”到中国OTC

  从诺华公司特殊的成立方式看,这个公司本身就是一个擅长于并购、重组的公司。1996年,瑞士莱茵河畔2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公司--汽巴-嘉基公司和山德士公司宣布合并,成立了诺华医药公司。换句话说,从魏思乐开始担任诺华公司CEO时,就在锻炼“1+1=1”甚至是大于1的能力。

 

  2002年,诺华收购斯洛文尼亚莱柯公司。正是从那时开始,通过一系列的并购计划,诺华进入了高速扩张期。成立12年后,诺华成了全球第四大制药企业,但是其并购的脚步显然没有停下来。正如巴菲特的名言“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金融风暴后,诺华公司加快了并购战车的行进速度。

 

  实际上,与诺华医药公司不断发生的并购同时,还在剥离一些非主营业务。在并购与剥离的并举中,专注于医疗保健行业的业务方向被确定。与诺华全球相比,诺华中国的OTC业务显然才刚刚起步。2008年,诺华全球的营业收入为415亿美元,其中OTC业务贡献了30亿美元的收入,占百分之七左右。但在中国,由于2006年刚在中国成立了独立的OTC事业部,在诺华中国2009年4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中,OTC板块大约只有2个亿。

 

  在中国,OTC市场所有的项目和投资,都是全球董事会每次例行会议必不可少的议题。”魏思乐表示。如此高的重视程度在业务上也有非常具体的体现--为了凸显中国市场的制药企业在整个全球业务占有的重要地位,诺华把俄罗斯、中国、印度单独构成一个业务单元,其总部不是放在比中国大10倍的俄罗斯市场,而是放在了中国。

 

  为此,诺华医药公司将发力点放在了渠道建设上。目前,OTC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基本是通过两个渠道:医院和药店零售。“2009年,诺华OTC的重点只有一件事--做渠道建设。从全国市场来看,临床医院渠道占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零售渠道占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魏思乐强调,真正能把业务推上新的台阶,扩展市场份额,还是要靠零售渠道的壮大。

 

  业内人士分析,无论外资医药公司以哪种方式进入中国的OTC市场,当他们对国内销售终端的整合布局成型之后,整个医药产业的进入门槛势必升高,从而会压缩国内企业的利润空间;而已进入市场的弱小企业,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将不得不被更有实力的企业吃掉,本土企业与外资的新一轮的分化组合在所难免,竞争也将愈加激烈与残酷。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