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OTC市场 > OTC遭“变身” 用药要小心

OTC遭“变身” 用药要小心

  近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定,54种处方药获得批准,转为非处方药,其中包括9种化学药品、44种中成药和1种生物制品,此前,国家对处方药转非处方药的审批程序已中止三年。此次“处转非”大门重启,意味着消费者无需再凭医生处方,直接就可到药店购得这54种药品,满足部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对药企而言,处方药转非处方药也不失为一个利好消息,部分原本没有中标或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处方药在转为非处方药后可借此“起死回生”,进而挽救一些老药。不过,也有消费者心存这样的疑虑:原本必须由执业医师处方才能开的药变成可以随便就能买得到的药,会不会存在一定的用药风险?据记者了解,此次被纳入“处转非”目录的药品夏天无片部分含有少量毒性,此前转OTC(非处方药)的申请一直未获批准。

 

  此次被列入OTC目录的药品,应该都是药监局评估过的风险性较低的种类,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但她同时强调,慢性病患者不适合用非处方药,“因为慢性病有复杂的病理和生理变化,需要医生对用药进行监控,如果服用某种药一段时间后,病情发生了变化,可能这种药就不再适用或该改变剂量了,这是病人自行购买OTC药品无法做到的。

 

  此次转为非处方药的基本药物被分为“甲类”和“乙类”,陈主任解释,甲、乙两类非处方药的区别源于对其安全性的评价,分别以红色和绿色“OTC”标志区分。甲类非处方药只能在具有《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的零售药店出售,且药店必须配备驻店执业药师,而乙类非处方药除可以在药店出售外,还能在超市、药妆店、便利店等处销售,不需要专业药师驻店。

 

  还有一种药是兼具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双重身份的,即“双跨”药。消费者在选择“双跨”药品时应该掌握这样一个原则:能自我诊断的疾病,可以去药店直接购买OTC药品;但如果是大病,就必须找医生,哪怕医生开的是同一种药品,因为此时该药是被作为处方药使用的。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