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医药业科研”成果“不足

医药业科研”成果“不足

  随着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被逐步唤醒,中药专利的申请数量在过去10年实现了快速增长,今年1-9月的统计数据显示,中药专利申请共747件,专利授权率约百分之六十五,较化药和生物药的授权率水平更高。然而另一组数据却令人不安,截至2009年底,高校有效专利仅为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五,专利的平均年限为3.5年,这也意味着高校诞生的中医药专利处境严峻。

 

  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处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科科长刘子志一语中的:“首先,院校内研究人员市场意识淡薄,没有深刻体会到国际中药市场的激烈竞争,结果辛苦几年下来,研发成果要么不具有实用意义,无法获得中药专利批准,要么不符合市场需求,无法转化。”目前,科研单位与企业间的合作还不够紧密,在科研上没有真正做到以高校为依托。除了少数几个规模较大的中药研发型企业,其他大部分中药企业并没有庞大的科研队伍,与高校结成凝聚体将有助于更好地解决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问题。”

 

  据刘子志介绍,药品专利获得者每年都要为专利支付一定的费用,虽然科研和高校单位的校内专利基金以及地方专利局的拨款可以减轻费用负担,但三分之一的费用仍需自掏腰包。换言之,无论专利授权的主体是个人抑或团体,如果无法在专利到期前实现商业转化,专利被放弃的几率很高。

 

  美国飞翰律师事务所驻上海代表处王宁玲律师则建议:“最好能在企业内设立知识产权(IP)团队,由于才刚刚起步,国内现有的IP团队规模都比较小。在很多国际型企业,IP团队在完成中药专利与市场的连接上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做专利的人只有跟研发及销售团队有很好的沟通,专利成果的市场效应才能有所体现,反过来看,对专利技术的保护也能做得更到位。”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