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中药材市场应建立一套相关的市场调控体系_医药资讯

中药材市场应建立一套相关的市场调控体系_医药资讯

六七月份,几场遍及国内大江南北的暴雨和台风将一直未受老百姓关注的中药材价格问题“吹”到了案台之上。这几年来,老百姓普遍关心的是化学药价格的升降情况,对于一些价格变化较大的化学药反应也最为敏捷。 事实上,近年来中药材价格一直在悄然上涨,且涨幅较大。据笔者从亳州、荷花池、安国等药市得到的消息,目前大部分中药材(饮片)价格普遍呈现出较高的上升趋势,且调价的次数不止一次,有的品种甚至是一涨再涨。 大家都看得到,今年前期南涝北旱,后期高温酷热,近期台风暴雨,许多中药材要么被泡烂,要么就是被大水冲走,部分中药材产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产新期被迫延后,因而价格普遍上涨。如浙南地区种植的用于清热解毒的覆盆子,因受产量影响,价格从18元(公斤价,下同)上涨至50元;消肿排毒用的皂角刺已从零售价每10克0.68元涨至1.40元,涨幅为106%,其他清热解毒中药材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看来,不管是高温或是暴雨,均可视为促使中药材价格上涨的直接推动力。但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只是中药材表面上的一种发展趋势,并不是现在中药材市场自身运作规律而自然呈现出来的市场动态。因为,高温、暴雨每年都要发生,是否每年这个季节都会导致中药材价格大幅上升呢?对此,笔者又详细参考了近几年国内几个重点中药材市场的重点品种的市场走势。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个与近期由于天气变化导致中药材价格上涨这一情况极大不同的是,很多商家,包括种植户对于这种受天气变化而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局面并不是很喜欢。他们有的认为“虽然有可能让我暂时大赚一笔,但以后呢,如果药材都没有了,以后就无利可图了”。更有不少有见识的种植户对于每年的恶劣天气感到深恶痛绝,辛辛苦苦种植了一年或者几年的药材要不彻底“完蛋”,要不就是质量大受影响,市场根本不屑接收,仅能靠一些存货来维持市场供应,受的损失更大。 天气变化对于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要么赐与你满钵金钱,要么带给你无限的惆怅。但整体来讲,对整个行业的破坏会更大一些。 虽说老天爷对于近期中药材价格上涨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价格上涨却不是中药材市场自身发展所呈现出来的真实市场动态。据笔者观察,目前各地的中药材种植户普遍缺乏信息渠道,种植存在盲目性。看看这几年几个主要品种的市场走势,有这么几个关键词:库存短缺、产量降低、种植面积萎缩、种植户缺乏激情等,因而就在市场上频频引发出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价格高涨,各地种植面积盲目增加;价格猛跌,产量减少。就这样,近几年诸多中药材价格大起大落,极为不正常,如中药材浙贝价高时每公斤可达200~300元,最低时连20元也不到,商家们都已习以为常了。 所以,千万不要向老天爷要经济,纵使老天爷现在能拉你一把,使你在某个时间里大赚一笔,但这对于整个产业的伤害又是无形的。一个产业的正常发展依靠的是一套完全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控自如的市场体系来维持,即是天灾来临,也不至于导致整个市场走势跃宕起伏,这才是一个成熟行业所应该具备的气质。为此,笔者倒是觉得,我们的中药材市场是否应该考虑建立起一套相关的市场调控体系来改变目前的混乱局面呢?这种体系应有微观作用,更要有宏观调控之效。(作者:文竹)(转载自《医药经济报》;原题为《不要向老天爷要经济》)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