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医患纠纷处置规定为何“变形”_医药资讯

医患纠纷处置规定为何“变形”_医药资讯

医疗纠纷越来越多。为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由江苏省部分专家起草的《江苏省医疗纠纷预防处置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已经提交到相关部门,等待审议批准。 暂行规定突出了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置力度,对在医院里设灵堂、发传单、堵塞交通、限制医务人员自由等极端行为予以严惩。这与规定出台的背景相一致,日趋增多的医患纠纷已对医疗机构正常的工作秩序构成影响。 医患纠纷数量每年以20%到30%的速度递增,恶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增多,出台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合理处置,确实有必要。笔者相信有不理智的患者及其家属,也有借医疗纠纷闹事的不良分子存在,可这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患者,只是希望在医疗事故发生时,向有关鉴定机构讨个公道,要个说法。 因此,医疗纠纷处置暂行规定应该站在一个公正的第三方角度,调整医患关系,解决纠纷,应该着眼于给广大患者一个权威的说法,而不是针对极端情况制定禁行性条款。 遗憾的是,我没有从新闻中看到针对医疗纠纷医院该尽什么样的义务;而从暂行规定的起草程序来看,患者的利益也并没有得到充分尊重。 一般而言,在患者与医院的纠纷中,患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患者由于缺少专业知识,收集医院过失的证据相对困难,而进行医疗事故鉴定需要钱,这些都加大了患者起诉医院的难度。 医患纠纷亟需权威机构的公正检测,但记者从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中心了解到的统计数据显示,超过80%的医疗纠纷最终都是由患者和医院协商解决,真正通过权威机构做医疗事故鉴定的少之又少。(7月12日《新晚报》) 报道给出的原因是,很多医院尤其是一些小医院担心影响医院声誉,出于“花钱买平安”的想法,愿意私了。这是站在医院的角度看问题。作为一个消费者,我更相信患者之所以不愿跟医院打官司,是怕得不偿失。与其支付时间、精力等等一大堆成本,不如“私了”。而“私了”越多,越不利于规范秩序的建立。 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一部公正的处置医患纠纷的规章。我不知道《江苏省医疗纠纷预防处置暂行规定》是由哪个部门起草的,按照常规,制定专门法案时,该领域的专家意见占了很大的比重,其本身的“利益”倾向,完全可能使天平有所倾斜;而如果规章的起草、出台又将公众排除在外,其公正性就更值得考量了。 由此带来一个问题:像医疗纠纷处置规定之类,涉及消费者与部门之间利益冲突的法律、法规,该由谁来制定,如何制定。 目前,一些法律规章的制定,都是由相关政府部门或行业利益集团起草,比如与铁路相关的法律由铁道部门起草;与电信相关的法律,由电信部门起草;与医疗相关的法律由卫生部门进行起草等等。这就使得一些法律规章在起草之时,就渗透着部门利益和行业利益。 立法的过程,本身就是多方利益博弈的过程,一些集团希望通过立法谋求自身利益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在于,多方利益诉求应在博弈之中寻求均衡点,而不是由某一方左右立法,漠视其他人的权益。 制定任何法律规章,都是为了建立一种合理公平的秩序。如果医疗纠纷处置规定不是站在公正立场解决冲突,而是将天平向强势者倾斜,其结果很可能事与愿违。(转载自“中金在线”)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