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中外药企并购进入竞速比拼阶段

中外药企并购进入竞速比拼阶段

  外资的评估理念不仅是公司有多少硬件资产,公司的无形资产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目前中国的并购着眼于被并购方的资产、销售额、渠道等,对无形资产的估值不高。国内企业普遍缺乏评估经验,4月10日晚间,上海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其H股发行已获证监会批复。在外资巨头加速进入国内市场之际,复星医药此举意在为并购更多境内外优质资源筹备银两。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药企并购进入竞速比拼阶段。


  自去年流通“十二五”规划发布以来,医药行业对“至2015年,将形成1?3家年销售额过千亿元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的目标相当敏感,纷纷进行内延外扩。国内几大医药巨头领衔了这场药企并购大戏,国药、上药、华润、九州通等征战全国。流通领域的并购尤为活跃,工业领域的并购风生水起。随着新药研发日益艰难,药品专利相继到期,不断扩容的中国医药市场已成为外资企业的必争之地。


  从外资在华的扩张趋势看,其主要并购思路有:并购国内大型企业,在非专利药生产上获取规模效益,降低成本;并购国内分销领域的龙头企业,扩大在华营销网络;积极开展临床试验,利用我国丰富的疾病资源,降低临床试验成本;并购研发能力突出的新兴企业,抢占生物制药研发先机等。而外资企业主要是平台导向的,寻找进入中国医药市场的切入点。并购往往不是要买最好的,而是买最合适的。


  在政策主导下,中国医药企业将迅速锐减,对外资来说,现在行动正当时。国内企业成长较快,药企并购步伐也快,留给它们的时间和机会不多了。外资并购步伐的加快,反过来也会促进国内医药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在这场较量中,外资成熟的并购思路与评估系统或值得国内企业借鉴。王进指出,在并购方面,外资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专业运作的并购团队,而内资企业则在审批上具有本土优势,但具有并购实战经验的团队较少。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