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我国药品出口中的维生素出口量继续萎缩

我国药品出口中的维生素出口量继续萎缩

  作为我国药品出口最重要的一类产品,维生素今年整体出口形势并不乐观,今年前5个月,拳头产品维生素出口量继续萎缩。然而祸不单行,进入7月以来,其原本坚挺的价格也开始呈现出走低态势。为缓解近期困境,维生素企业开始减产提价,但分析师坦言,由于产能过剩,这一惯用的救市方法可能难以奏效,维生素价格下滑与产能过剩有着直接关系。


  目前中国已建和拟建的产能已经达到20多万吨/年,而全球的需求量每年仅为十多万吨。正是由于盲目扩产,曾导致维生素C价格大跌,并且逐渐丧失了国际市场的定价话语权。眼看需求不振、产能过剩再加上价格下探,国内维生素生产企业被迫使出减产提价这一常用招数。


  业内专家仍认为这是为抬价做的铺垫,不仅如此,业内盛传,其他维生素生产厂商也将紧随浙江医药采取停产措施。然而面对多个产品下游需求疲软,停产提价是否能够见效呢?对此,相关专家坦言,限产提价原本是维生素领域的“行规”,但近年来维生素出口下滑,企业靠限产保价已经十分不易,要想促使价格上扬非常困难。

  
  我国药品出口中医保商会统计数据显示,受欧债危机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今年1-5月,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10.1亿美元,出口量同比下降13.9%,出口价格同比上升7.5%。医保商会分析,中药类产品出口量下降受多种因素拖累,同时,随着美国、欧盟等监管政策的日趋严格,准入标准不断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药出口的步伐。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